阅读历史 |

8玉竹鹧鸪汤(2 / 2)

加入书签

闻言顾静翕也捏着帕子笑道:“还不是你府上连个阿孚的同龄人都没有,半大的孩子天天和大人待一起,定是不得趣的。”

大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打趣桌上的两个孩子,李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埋头吃饭,而中孚紧紧捏着调羹,耳上的红晕大团大团的烧到了脸上。

瞧见男孩害羞的模样,徐夫人终于大发慈悲击掌解围:“好啦,都快尝尝新蒸的玉尖面,凉了可就要辜负这脆嫩的春笋尖儿?。”

叶府庖厨掌勺原系御膳房退下来的老师傅,菜色花样多,味道又好,只见那蟹粉狮子头在金边定窑碗里颤巍巍泛着油光,银匙搅动时,能看见碎金似的蟹黄沉在肉蓉里。

清蒸鲫鱼泛着二十年陈酿花雕沁出的酒光;胡椒醋鲜虾红澄澄一片,翠玉似的葱花点缀其间,酸辣的气味引得人食欲大开……

廊下捧着青釉莲瓣碗的丫鬟正在将新剥的鸡头米倒进冰糖桂花羹里,徐夫人用帕子按了按嘴角,招手让人将甜汤端上来。

“倒想起桩风雅事。”徐夫人银匙搅动甜汤,桂子随着涟漪沉浮,“府里请了个昆班来,里头有位唱杜丽娘的名角,风头正盛,同时那水磨腔十分有韵致,唱‘袅晴丝’时,连梁间燕子都忘了振翅。”

提到《牡丹亭》,顾夫人双眼一亮,缠枝莲银匙悬在碗沿:“可是那来鹤班的李青棠?”

“正是,明日未时开《惊梦》折子戏,静翕你且备好十方鲛绡帕拭泪罢。”

顾夫人闻言更是兴奋,脸上微微泛起红晕,眼中光芒愈甚:“这趟可不是来巧了!明儿也对《牡丹亭》喜欢的紧,之前总在家里拉着我嚷嚷要看人唱,本来想着开春后寻时间请人来府上演,这下倒帮我省了不少事。我的好姐姐,一下子全了我和明儿两个人的愿!”

看到母亲和淑姨高兴的模样,李祺内心惶恐,我什么时候…不,原主什么时候喜欢的《牡丹亭》?十二岁的小孩看什么《牡丹亭》,你看得懂吗?死脑袋赶紧想啊,快把这段记忆挖出来,不然露馅了咋整?天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啊!

李祺深深低着头,几乎要将脸埋在碗里,掩饰自己慌张的表情。同时内心也十分疑惑,这《牡丹亭》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得母亲一听就如此欢喜?不就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她并没有听戏的爱好,最多听听古风歌里的戏腔,当然她也晓得这与真正的戏曲相比可谓天差地别,但现代年轻人中又有多少完整听过一折戏?

至于《牡丹亭》,冷静下来后再仔细想想,女孩悄悄松了口气,幸好,拜发达的互联网和自己所学专业所赐,作者背景、故事梗概、出名唱段和唱词都大概知道一些,要是明日真问起她什么,也不至于一无所知到让人怀疑这具躯壳是不是换了芯子,她可不想被当做妖女处理掉。

晚膳后淑姨就急匆匆地拉着母亲去她房里讨论她最近新为《牡丹亭》做的注解,中孚擦了擦手,说自己还有功课没完成,自个儿回了书房,李祺看着空空如也的饭桌,想想自己现在也无事可做,便由丫鬟领着回了自己房间。

挥手遣退了丫鬟,坐在红木雕花的镜台前,正打算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对《牡丹亭》的记忆,抬头忽然瞧见缠枝牡丹镜里的那张脸,黛眉如初月新裁,杏眸似清泉凝露,桃心似的脸蛋虽稚气未脱,但也初具少女的清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