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威震四海,鲸吞八溟(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朝堂之上变化不断。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完全隐退就像是彻底宣告了关陇贵族们的结局,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终是彻底翻页。

整个大唐也再次迎来了自己全新的篇章。

永徽七年,年末。

朝廷彻底敲定了迁都的万般事宜,正式落定了此事。

——消息传开,天下皆震。

无论是在任何时代,政治中心的转移都会造成极多的影响,其中所涉及到的利益可不仅仅是朝廷,同样还包括了各地的百姓。

这自然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不过此时却也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扭转的空间了。

顾氏一直并未参与此事。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的接连离去,让顾靖不得不接手处理很多事情。

他需要保证朝堂的稳定,关陇贵族们退场之后的权力更迭,这一些都需要他来好好的把控。

绝对不能让一家独大,成为第二个关陇集团。

亦是不能闹出太大的乱子。

当前的大唐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时期,无论是海上的基业也好亦或是西域包括辽东的开拓情况也罢。

这一切制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所需的前提就是大唐必须要保证稳定。

大唐绝对不能出现混乱!

这才是顾靖必须要死守的底线!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切的风波都未曾闹出太大的动静,无论是各方人马相继起势,在这诡谲的朝堂之中,都无人敢去撼动顾氏的地位。

这其中当然也有着顾靖的功劳。

他为何始终不去干涉政事?

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政治水平一般,同样也不想让顾氏太过于争权,如昔年的后汉之时成为所有世家的公敌,再次和皇族完全绑定在一起。

这同样也在顾靖的考虑之中。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把控好这一切,也唯有如此才不算对不起顾氏也没有对不起李世民。

永徽八年,四月。

——从番禺港而出的商船,历经了整整近两年的时间,终是有人赶了回来。

虽然伤亡极大,但其中所能够带来的利益同样也不在少数。

当这个消息送往朝廷,并且渐渐传开之后。

在整个大唐之中迅速便引起了一阵热议,几乎所有商人都已经将目光放在了这块肥肉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

倭国的使臣竟然也在这一次的商队之中跟随而来,并且再次带来了送给大唐的贡品。

对于九州而言,倭国并不算陌生。

早在后汉之时倭国便已经接触到了九州,光武帝曾经还授予过他们印绶,承认他们藩国的名义。

这些年来,无论九州权力如何更迭。

倭国掌权者一直都在维持着上供的传统。

顾易也注意到了这件事,并且还认认真真的观察了一下这些倭国使臣们的态度。

果然,蛮夷畏威这句话并没有错。

在原本历史之中,顾易记得很清楚,倭国在这段时期虽然同样保持着对大唐的上供,但在外交的名义上却一直在追求着和大唐能够平等地位。

简单而言,这些贡品也不再属于是藩属国的贡品,而是单纯的两国外交。

但如今则完全不然。

这倭国使者的态度极为的恭顺,甚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恭顺。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就是他们见识到了大唐的实力,李承乾早就已经派人到了倭国,甚至还灭了不少想要劫掠的贼寇。

这种实力让倭国感受到了畏惧,他们自然会无比的恭顺。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的李承乾已经在马来群岛之中展开了攻势,他毫不隐藏的宣誓着自己的势力,并且占据一个个地盘建造港口。

其中甚至还包括那些与大唐有过交流的小国。

当然,对于这些人李承乾便会柔和许多,只是以“借”的名头占据着他们的海岸线,为整个大唐接下来要开拓的海上贸易线,做着万全的准备。

只可惜的是他麾下只有五千人马。

并且在保证开拓的同时,李承乾也必须要好好打造出自己的根基来。

与九州相比,这些常年生活在海岛上的土著实在是太过于落后了一些,教化他们是一个极为累人的工程。

顾磊如今才不过三十四岁,但却已经是满头白发。

可见这其中所付出的心血到底有多大。

这般付出自是会带来极大的收获。

且不说其他地方,就单以琉球而言,如今的琉球已经开始适应了九州习俗,并且有不少孩子已经开始学会了认字。

李承乾此次前来不仅仅为他们带来了足够领先的制度,同样还有文化。

对于李承乾,对于顾氏。

他们的信仰极为浓烈,包括对于九州同样也是如此。

这博大精深的九州文化让他们着迷。

虽然其中有着很多的人从未去过大唐,但“大唐百姓”这四个字却也是渐渐刻进了他们的骨子之中。

短短数年时间能够有着这种进步,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当然,顾磊也不会就如此简单的停下脚步。

虽然如今生活在琉球的顾氏子弟已经没有了更多的心力去更远的地方传教授业,但他们所教出弟子确实可以。

这并不是九州。

并需要去教导那些极为深层的典籍,只是向那些荒芜之地的土著行教化,教他们认识并了解九州。

如今的马来群岛之中,一座座顾氏学院已经相继展开。

虽然就只是简单的几座小院。

但这所能够带来的意义却是极为的不凡。

除此之外,他们的探索步伐仍旧未曾停下,无论是李承乾也好亦或是顾磊等顾氏子弟们也罢,都始终未曾忘记自己的使命。

那就是探索!

李承乾身体不好。

足疾给他带来的影响确实极大,再加上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不可能始终出海走到前线,只能将这些事情交给别人。

拓海号的不凡在这种时候便已经完全体现了出来。

它已经具有了远航的能力。

虽然还不足以抵得住远行的大风大浪,但只要抓住合适的时机,便能走出更为遥远的路来。

在顾易的观察之下。

他们如今竟然都已经探查到了后世的马六甲海峡附近,虽然没有更多的势力去占领这么遥远的地方。

但这对于整个九州的意义却也极为不凡。

而随着这一切逐渐稳定,大唐的海上基业也会随着时间逐渐形成完整的由关键航线与战略枢纽交织而成的海上生命线。

总之而言——

这一切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要说唯一有些可惜的就是,无论是顾磊也好亦或是李承乾也罢,两人的身体都在日渐衰弱。

他们终究是付出了太多。

李承乾倒是还好,他的身体本来就有着问题。

而顾磊则是单纯有些扛不住这其中所需要付出的精力了。

不仅仅是顾氏子弟,甚至就连李承乾都劝说过他,可以返回九州哪怕养不好身体,最后也可以落叶归根。

这个曾被认为跳脱不羁、不似顾家传统子弟的人,此刻却毅然做出了与列祖列宗相同的抉择。

面对众人的劝解,他正色道:

“吾不谙庙堂经纬,亦未习金戈韬略。”

“今幸以微末之能,敷教化于异域,扬天威于海疆——区区残躯,何惜之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