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铁血手段,立后武曌(6k求月票)(1 / 2)
朝野上下,一片沸腾。
无形的风浪在暗中不断积聚,只差最后一个导火索便能够引爆一切。
次日,李治直接下旨将王皇后的家人们禁足。
——这是赤裸裸的攻势。
顾靖的支持让他有了无与伦比的自信,就这样向众人宣誓着属于帝王的威仪。
此举就太过明显了一些。
到了如今,哪怕就算是初入朝堂之人也已经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更是只感如履薄冰。
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众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昔年的顾氏来。
昔年的顾氏虽然会让很多人看不到前路。
但同样的也能免去太多的争斗。
可不仅仅只有李勣想要作壁上观,不去插手这敏感之事。
毕竟这种事的代价太大了。
但可惜的就是,可不是所有人都有着中立的资格。
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中,向来就是一步踏错步步皆错,容不得他们不谨慎一些。
不得不说,李治同样也是有着一些政治手段的。
就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
他立刻便去拜见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甚至还带上了礼物,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去和他们碰面。
而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劝他们“顺水推舟”,不要轻易掺和这件事。
但无论是长孙无忌也好,亦或是褚遂良也罢。
两人根本就不可能会有什么退路。
他们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若就此放弃王皇后,在关陇贵族之中,他们的声望将顷刻坠入冰点。
将来……还有谁会愿意追随他们?
他们确实位高权重。
但既如此,便同样也要承受着背后所需的代价。
两人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试一试!
去帮王皇后挡住这一劫。
顾氏始终都未曾去掺和这其中的一切。
而且在顾氏的影响之下,此事丝毫未曾影响到朝堂的运转,无论是哪方官员都不会将这种事捅到明面上。
李治可谓是步步紧逼。
显然,他也明白若是将自己的全部想法都透露出去后,那所造成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
武则天的身份太敏感了。
他不可能将此事在这种时候暴露出去,只能一直都在紧盯着王皇后之事。
李治开始每日上朝,而每天都绕不开的问题就是对于王皇后的调查质问.
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也只能就这样拖着。
虽这样确实也能给李治带来一丝阻力,但又岂能拦得住皇帝?
说白了,李治现在只是没有翻脸罢了。
他的性格就是如此。
这毕竟是李世民留下的托孤大臣,而且如今的发展也不同于原本的历史,现在的他还不想着彻底撕破脸皮。
但这也只是短暂的。
身为皇帝,要是他的想法一直受到干涉,那么就算是再怎么仁厚之人,也终有一日会忍不住。
而届时,又有谁人能阻?
一切似乎都已经注定了结果,无论关陇贵族们再怎么挣扎,都不可能拗得过皇权。
包括群臣们也已经看清了一切,纷纷站在了皇帝的麾下。
对整个关陇贵族们展开了围攻。
——关陇贵族的处境与历史之中完全不同。
在原本历史之中。
因为其势头太大的关系,就算其他世族对其不满,在没有发生大事之前也不可能去公然与关陇贵族们作对。
而反观如今呢关陇贵族还远远不到一家独大的时候。
但他们其中不少人处事的态度却仍是与原本历史之中一般无二。
这就注定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
而现在,恰恰就是他们需要偿还的时候。
一方欢喜一方愁。
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大唐的朝堂,可谓淋漓尽致。
武则天并未涉足前朝。
——这便是她最为高明之处!
她深知顾靖的底线,也清楚自己与王皇后、萧淑妃母族之间的悬殊。加之如今的历史轨迹已全然不同,她既无染指朝堂之机,此刻更不宜轻举妄动。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身份摆在那里,与其妄动,不如静待。
然而,萧淑妃却截然不同。
如此紧急的朝堂局势,终令她窥见了千载难逢之机。
对皇后之位的渴望,已彻底冲垮了她的理智——她绝不能错过这稍纵即逝的良机,自是要竭尽全力去争!
就在几日之后,萧淑妃的母族以及一些联系极深的家族立刻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开始支持皇帝并对关陇贵族们展开了攻势。
——争斗彻底打响。
在当前的这个局势,根本就没有人去关注到武则天。
哪怕皇帝宠爱她又能如何?
无论是她的身份也好,亦或是母族的地位也罢,都不支持她成为皇后。
在很多人眼中,她是完全没有机会去争的。
但萧淑妃就不同了。
萧淑妃的母族虽比不过王皇后,但同样也不差。
最关键的是——
萧淑妃有儿子!
这是王皇后比不了的优势所在。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大唐的朝堂立刻便派系分明了起来。
甚至就连顾氏之中都有一些人觉着萧淑妃可为皇后。
这就是有子嗣能给萧淑妃带来的优势!
六月;
朝堂有大臣弹劾王仁祐,称其长子仗着家族势力,展开地方为非作歹,彻底拉开了这一战的序幕。
李治震怒。
并且还敕令详查此事,并避开了御史台。
这就是明显的态度了!
御史台在如今就是代表了顾氏,代表了朝堂之中的绝对公正,李治也不愿意将顾氏拉到这种朝堂争斗之中。
但此举,恰恰又会给出很大的拉扯空间。
对于萧淑妃一派的反攻,关陇贵族们可谓是众志成城。
又有谁会愿意让出手中的权利?
这已经不仅仅是废立皇后的问题了,而是纯粹的党派争斗。
只要王皇后失势。
那关陇贵族们的影响力将会迅速跌到冰点。
就在数日之后,关陇贵族开启了反击,开始针对起了对方的官员,甚至是想将顾氏扯下场。
让整个局势更加的混乱。
他们现在确实处于弱势,李治无论再怎么样都是皇帝,他们这就已经在相当于逆大势而为了!
也唯有将顾氏拉下来,才能彻底保证这其中还能稍微公正一些。
在顾氏的监督之下,大唐的吏治确实还算是清明。
但这种清明却并不代表着完全没有问题。
这是不可能的。
哪怕就是顾氏也不可能完全控制的了官员的特权以及贪腐问题,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稍微约束,让这一切都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如今这种争斗,双方自是可以随便找到对象。
哪怕就算不针对官员,也可以针对他们的家人,造成影响。
对此,顾氏自是不可能下场。
且不说李治不会答应。
顾靖同样也是如此,顾氏如今就是大唐一切都在控制内的最后一道门槛,只要顾氏下场,那整个结果肯定就会愈发的不可控。
要保证御史台的公正也就必须要严厉。
而这其中牵扯太多!
整个朝堂之上,可谓是一片腥风血雨。
李治一直都没有选择撕破脸,这确实是让很多人感受到意外。
也唯有真正站在最高处的几人能够感觉出来,李治这是在耗群臣的心思,更加方便他最后做出不同的选择。
他如果现在要摊牌的话,群臣定是会直接站到同一条线上。
这就是李治的政治智慧!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此事就这样僵持了起来,关陇贵族们的影响力确实足够大,再加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两个托孤大臣在。
其他人要想赢他们,自是不可能这么简单的。
而双方的手段同样也在随着时间变得愈发肆无忌惮。
永徽五年,七月末。
一则惊人的消息再次从后宫之中传出。
——雍王李廉遭人投毒!
虽因救治及时未曾身死,但也形容枯槁,精神恍惚,恐已伤及根本,不知何时才能修养好,朝野为之震动。
雍王李廉可是萧淑妃的长子!
平日里聪明伶俐,极为好学,颇受李治宠爱。
这个时候出现意外绝对算是对萧淑妃的最大削弱!
李治也懵了!
万万没料到此事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竟然会有人胆敢对他的儿子下手,这无论放在任何朝代,都是一个帝王绝对不可忍受之事!
这一次,他让顾氏插手了!
——查!
无论涉及到任何人都要查个清清楚楚!
但就在当日,一个皇后宫内的宫女便在宫内跳井自尽,这本是无人关注之事,但最后的各个证据却都指向了这个宫女。
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
但不少疑问却仍是藏在顾靖的心中。
王皇后真的有这么大的胆子嘛?
而且王皇后平日里便对手下之人极为严厉,如今又被软禁眼看着即将失势,真的会有人甘愿付出生命帮她做这些事嘛?
这些问题可能是有着先入为主的关系在。
因为顾靖知道,无责添加这些年来早已渐渐收服了整个后宫内的宫女,几乎所有人都在感念着她的恩情。
这似乎是一个不难想到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