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8章:如此良器,若在我袁氏多好(2 / 2)

加入书签

“只是主公因一封书信,直接避而不见。”

袁绍嘴边的胡须震颤了几下,春风吹得头皮发凉,饶是自今年开始心性已经好了很多,能够接受失利了,但听见这话还是差点跌坐在地。

田丰认真的看着他:“那时的主公,并非是承甄家张氏之故,应是心底里觉得,此等名不见经传,又无名家拜帖的年轻人,并无才能。”

“不过,乱世出英豪,世道乱了,总有奇人出世平定此乱,主公如今既已知晓其苦,则该反思自己,沉下心去发掘贤才。”

此刻人不多,袁绍还是听得进去,脸色变化许久之后,方才长舒一口气,叹道:“若当初留下许子泓,如今便不会如此了。”

“会的,”田丰冰冷的戳破了袁绍的幻想,仰面朝天深深一叹:“公不见沮君、许攸乎。”

“田丰!你屡屡辱我是何意!!”

一提沮授,袁绍瞬间就炸了。

许攸倒是还好,好歹走之前还留了一策,让自己得以在常山、巨鹿两郡,建立起山关险地,重兵外堡,重新梳理运粮道路。

但是沮授,那是败仗之后走的,我还没治罪呢!何故人人都在怀念他!

“主公,在下并无此意,只是想劝说主公日后应当心胸广阔、安养气度,若不能容人,又如何能气吞天下呢?”

“至于沮君,郭图已几次去相请,但愿他还愿回来。”

田丰还是想劝袁绍亲自去开解两人之间的怨气,但知道此刻情绪不佳,已不好再继续劝下去了。

袁绍的确也不想提,所以直接换了个话题:“元皓,你为我预算一番,若是以此犁发与军屯,今年可增收多少?能否令军粮再次壮大?”

田丰无奈摇头,道:“此犁乃是江南犁,扬州的商旅在售卖,许子泓肯将此农器拿出来变卖,则说明此时粮草已不致命了。”

“否则,他早年若是露出此器,早就为我们所用了。”

“而且,此犁铧需精锻,我军匠虽然能赶工,可未必能赶得上今年春耕,总之此器可来年准备妥当之后再用,推及于百姓,可令境内富足。”

“在战事上……也许可以稳定民心吧。”

田丰这也是挽尊的说法了,这时候再来想靠农器来多耕粮草,怎么可能那么容易,且地盘也没曹操的大。

许都汉廷可是已经北达魏郡,南至江东了。

长安亦在手中,只是河东、弘农等地并未极力治理而已。

袁绍怅然若失的坐下,心里也是颇为难受,他往东南方向看了一眼,那站着个书吏。

“你就不想说点什么吗?”

那书吏左看右看,躬身道:“在下,在下……没什么可想说的啊。”

“嗯……”

袁绍心里万般没趣,只觉得如鲠在喉,最终也只能烦躁的向田丰挥手:“元皓若是有心,为我去问问公与是否愿意回来吧。”

田丰闻言神色一松,方才转身离去。

……

三月,各地春耕正在推行,扬州水道的修筑在气候稍有暖和后便再次开工,各地又送来罪徒约三千余人,许多人在劳役一个月后就可免罪,能领取日薪。

是以各方预计再精算后,贾玑号称可以再节省一千余万钱的粮资,形势一片大好。

某日,卫臻、糜竺亲自来到了扬州,押运大量的族资,沿着淮水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九江。

与此同时,周瑜也送来了一份十分详尽的闽越情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