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为了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秦王了!(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刚才电光火石之间,他便想到了这个主意!

首先,就是即刻派人去西安府找秦王要粮食。

秦王身为皇亲国戚,享受着朝廷的恩泽,在这关键时刻,理应为大明分忧。

而且这次也不要什么大米白面之类的精粮了,就要杂粮,而且越便宜越好,只要能吃、吃不死人都可以。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只要能吃饱饭,吃的是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

孙传庭估计,这么一来最起码可以维持这十万人两个月左右的粮食消耗。

只是又得让秦王大出血了!

不过为了这十万百姓,只能再苦一苦秦王了!

之后他再想办法从河南周边的几个省份筹集一些粮食,如此一来又能吃上两个月。

在这期间,他也会将潼关发生的一切告知朝廷,然后请求朝廷尽快调拨粮食。

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算如今正值冬季,运粮可能会很困难,这粮食应该也能运到陕西了!

而且这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好的决定了,既能守住潼关城,又能拯救这十万百姓的性命!

眼看着周围的将士没有人再出言反对,孙传庭便直接下令道:

“传令下去,派遣军队出城,让百姓们分批进城,然后妥善安置。”

一众将士听到这话,赶忙领命。

“末将遵命!”

随后便开始忙活去了。

只有罗汝才没有离开。

罗汝才再次看了一眼城外的百姓,随后由衷的夸赞道:

“大人果真是圣贤之人!”

孙传庭听到这话只是苦笑了一下,并未多说什么。

不多时,潼关城门终于缓缓打开了。

看到城门打开的瞬间,城下的百姓们顿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纷纷跪在地上,朝着城门的方向磕头谢恩,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谢谢大人,谢谢朝廷,我们有救了!”

就在刚刚,他们还心中无比忐忑,想着朝廷要是不接纳他们怎么办。

他们会不会真的冻死、饿死在潼关城下?

结果现在看到城门打开,他们终于松了口气,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不过他们却没有贸然进入城内,因为下一秒,一个数千人的军队突然从城内冲了出来,然后分立在城门两旁。

他们身着甲胄,手持兵器,看起来颇为勇猛。

为首一位将领大声呵斥道:

“都安静!不要喧哗!排好队!依次进城!谁要是敢违反命令,就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他的声音严厉而威严,让人不敢违抗。

百姓们听到这话,也是赶忙乖乖闭上了嘴,随后在官兵的指引下缓缓进入城内。

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一步一步地走向城内,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有的老人脚步蹒跚,需要旁边的人搀扶,有的孩子紧紧地拉着大人的衣角,眼神中透露出恐惧和不安。

而在这十万人最后方,刘宗敏正和一众老营将士远远的看着这一幕。

说实话,这些人都被眼前这一幕震惊到了。

他们本来以为这些人来到潼关城下之后,明军怎么着也该犹豫一下,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接受这十万人。

毕竟,这可是十万人啊!

而且还是十万之前造反的农民军,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乱。

他们想象着明军可能会因为粮食的问题而拒绝接纳这些百姓,或者会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

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只是片刻的功夫,这城门就打开了,并且农民军们也开始连续入城了。

不得不说,这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但他们却什么也不敢说,毕竟这个时候要是敢说朝廷的好话,然后这话又传到了李自成耳里,那么他们回去之后可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

因此他们只能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与此同时,潼关城内仿佛被一只无形却强有力的大手猛地推动,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与慌乱之中。

虽然有专门的将士负责维持秩序,但这突如其来的十万人还是引发了很大的混乱。

尤其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伤者,他们痛苦的呻吟声、虚弱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让整个城内都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气氛。

救治工作更是如同一座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大山,压得每一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的。

更要命的是,潼关城内的药物储备本就捉襟见肘,根本难以满足这庞大的需求。

毕竟他们从未想过会一下子接纳十万受伤的百姓,那些原本就不多的药物,在这如潮水般涌来的需求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此刻,城内的军医们简直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一个个忙得脚不沾地,连片刻的喘息时间都没有。

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与焦急,汗水湿透了衣衫,却顾不上擦拭一下,只忙着救治那些伤者。

不过和一般人想象中救人的顺序大相径庭,这些军医们并没有优先救治重伤之人,而是先着手处理轻伤患者。

至于这其中的缘由,说来也很是简单。

首先,重伤之人能否活下来实在是难以预料,他们就像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在药物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把大量的药物浪费在救治一个重伤之人身上很可能会得不偿失。

要知道,救治一个重伤患者所需要的药物,或许足够拯救十个轻伤患者。

再者,把轻伤的人治好之后,他们就能成为一股有力的帮手,帮忙照顾其他伤者,分担一些简单的救治工作,让整个救治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至于那些重伤之人,此刻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要是他们能凭借顽强的意志扛到被医治的时候,那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若是扛不住,那便只能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无奈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件事情听起来着实有些残酷无情,但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却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在这种时候,人命早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