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8第78章 绑匪(1 / 2)

加入书签

“教饬百工”牌匾下朱红的大门内,袁望一页页翻着何见君送来的文书资料,即便语言简洁明了,依旧整理了厚厚的一沓纸。

中结合大宣舆图从每岁监工、经费、具册分析出了每条陆路与水路的弊端,水路考虑承载,陆路研究运量,惊觉许多州府下属县衙的官道常年被忽视,导致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官道的真正作用。

一如工部往东望县运输物资时,其道路不畅,延误时间极长,乃至于东望几乎重建完毕后支援才得以送至。

“这当真是张员外郎所提议?”袁望察觉到张明贤的思路与梁溪官员相去甚远,所提意见乃是基于民生之上,并非架构于虚假的繁华维护。

何见君点头,由衷的夸赞到:“确是如此,他来工部月余,能有此见解,属实不易。”

“东望县的历练,到底是长过见识的。”袁望敛住神情,吐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叫何见君不明所以,自古以来以一直在梁溪为官平步青云者为上,何时长见识会需要到东望那等几乎不同人烟的穷乡僻壤,但何见君识趣的绝不多言不该说的话。

袁望让何见君将张明贤找来,问明其思路以及缘由,表明自己愿意将此事上报,并认可张明贤所提意见。

但若想成事,工部不负责出纳,账上必得户部支出银子,这般浩大的工程必户部必定不会轻易应下,只得找个靠谱的人点头。

利民之事,太子想必是愿意的。

得了赵泽安的首肯,袁望在一日早朝中提出了此事,果不其然,姚崇正出言讥讽:“袁尚书想的倒是轻松,可有考虑此般做法有多么的劳民伤财?那犄角旮旯的小路,当真是利民也就罢了,能有几人走过?”

袁望眉头一横,抚摸上自己的胡子,气定神闲道:“姚尚书此言诧异,修路之事并非为民,而是为商,东望自张员外郎任县令期间,将道路修缮好后,不少商户甚至往外开了铺子,一如绣绸坊和李氏瓷器,原本这两家铺子偏安一隅,而今得了钱财又反馈于东望县的建设,倒成了反哺之态。”

昌平帝听着“为商”二字,低垂看着折子的双眸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但他想不通,袁望为何会提着这事儿,袁氏的产业打压别的铺子他略有耳闻,但这提议确是不错的。

“可还有奏?”昌平帝直接略过这个话题,直叫人奏其他事项,陆陆续续提了些新的问题有待商榷,能给出意见的则现场斧正,若是有待商议则稍后下朝后单独商议。

袁望以为昌平帝会直接应下却不料暂且搁置,但此刻却不宜旧事重提。

早朝结束后,昌平帝让赵泽安留下问话。

“袁望所提之事,你有何见解?”昌平帝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还是想以此考验一番赵泽安。

赵泽安递出袁望交给他的张明贤整理好的资料,让昌平帝查阅,自己则一旁分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