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第46章 离开(1 / 2)

加入书签

昌平四十一年,年节期间,东望县。

烟火气锐减,主街上没有什么行人,取而代之的是南郊一片忙碌的景象。

南郊断崖处,横七竖八排列着石灰粉末绘制的线,林立密布着石块在悬崖上方罗列,人在石林间穿梭。

干涸的断崖边用成年老竹用粗麻绳扎着架子,滑轮与绳子吊着石材、斧头、锉刀等工具拉上拉下,有人将煮熟的糯米捣烂与三合土和匀,充做石头之间的贴合剂,在竹架上砌着石头。

“王季年!你个龟儿,老子喊你拿锤子,锤子你晓得求不,拿个斧头,老子凿锤子?”李叔南站在竹篾捆扎的架子上,凌空大骂。

王季年刚通将一块巨石挪到一张结实的木板上,就听到李叔南大骂的声音,虽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但听语气总觉得不是什么好话,将手中石头转交出去后对着山崖下一顿大喊:“不好意思!我听错了!你别激动,马上拿给你!”

有二人从王季年几人手中接过石头,用力推动石头,石头下的木板下还垫着一排打磨圆润的竹子,推动巨石,底部的竹棍顺着力道的方向滚走,如此一来只需两人便可搬动较大的石头,能省下不少力气,便能轻松将巨石转移到一处,清理出一条道来,转移到一处的巨石由人切割。

先是在石头上凿出楔形槽,又插入木楔凿击木楔,将巨石分割开来。

大家都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且分工各不相同,木器馆的学子也帮着做些楔子、木锤等小物件。

“开饭啦!”四斤带着几个孩子,用车推着许多盒饭,饭盒是用去年修西郊竹林小路留下的竹子,经过处理后用来装食物,比一般的碗便于运输。

许多妇女加入到帮助修建河堤的工作中,帮着做些做饭洗衣等工作,而工钱则是平日里的三倍。

修建河堤的汉子有些是被三倍工钱吸引而来,有些是善良的有志之士,有些是家中因为大水丧失亲人的善心人,不少莲花县失去家人、受过张明贤恩惠的人也参与其中。

姜樾与四斤一同送饭时,遇到了个熟悉的脸庞。

“是你?刘坤儿”

刘坤儿看见姜樾下意识想躲开去年被强制灌药的窘迫感浮上心头:“姜大娘子,早啊。”

姜樾抬头看了眼空中,皓日当空,微微有些刺眼,穿着夹棉的衣裳这会儿甚至有些热,随手拿起一份盒饭,在刘坤儿眼前慌了两下:“晌午了,都开始吃午饭了。”

刘坤儿别过头去,刚搬过石头的手又挠了挠脖子,在脖颈上留下一抹黑色痕迹:“是嘛?可能是我忙忘了。”

“不过你怎么来这了?”姜樾将盒饭递给刘坤儿,又自己拿了一份打开盖子,找到一块石头坐下,开始吃了起来。

刘坤儿接过盒饭,走到与姜樾并排的石头上坐下:“我觉得,承了东望县的情,理应帮着一二,若不是张大人不肯放弃,四处找药,也许我们早就已经不在了。”

刘坤儿又想起姜樾用竹板强制压着他的咽喉喂药,心中泛起一丝情绪:“谢谢你。”

“别谢我,是张大人不肯放弃,我只是顺带帮着做点事。”姜樾摇了摇头。

张明贤为了药材奔波她是看在眼里的,跑遍了不少药房皆是无药,而临县的药房得知东望的病症有可能会传染,连夜追回药材。

“别怕,过去了。”姜樾放下筷子,拍了拍刘坤儿的肩膀,“以后会更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