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第33章 迁移(1 / 2)

加入书签

本以为安置好莲花县的流民后,可以进行下一步计划,却接到了林劲松来信,说是莲花县缺少药材和医治环境,请求东望县令相助,接纳病患。

莲花县余下的大多病号,一日比一日多严重,张明贤收到信的时候许多人已经烧了三四日了。按照莲花县大夫的真正能治病的也只有一个,迫不得已,张明贤带着柳戚以及一些较为年轻的大夫前往莲花县,让罗松备好车马稍后赶来。

“楚大人,这些日子县衙先拜托你了。”

张明贤带着大夫们一路快马加鞭来到莲花县,莲花县附近的屋子都清空了出来,附近充斥着松香和艾草的味道,踏进房屋一看。

为了方便照料,床被铺成一排排的,一旁的学徒在用大锅熬药,由于人太多,药炉根本不够用。

咳嗽声,呻吟声接连不断。

张明贤让柳戚将背篓里的面罩分发下去,面罩是用防疫的药草煮过晒干的,浓浓的药味在众人口鼻间蔓延。

张明贤先请东望县随行中口碑最好的大夫替一位患者整治。

大夫鬓须有些许风霜,步子却稳定如松,不见老态。他掏出一张熏了药的薄帕子,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又摸上病人的脉,沉思了许久,摇摇头:“这脉象像极了风邪入体,但是老朽可以确认不是。”

莲花县的大夫听闻不是风邪入体,赶忙让学徒们暂停煎药,莲花县的药材有限,医馆的存货也是用一点少一点,现下亦没有人能够去采药。

若是盲人摸象试试也就罢了,现在已经排除并非风邪入体,那原先的方子必须立马断掉。

“先生可知,这是什么症状?”江鹤年问。

“至于是什么老朽暂时也摸不透,需要先行研究研究。”老大夫回答。

张明贤让柳戚将写着防疫的法子的纸条递出去:“可以先将此法子教给百姓,让他们自行熬煮后预防疫病。”

然后与柳戚一同替老大夫把过脉的那人瞅瞅,两人把完后与老大夫相视一眼,一同摇摇头。

三人结论是一样的。

三人又随机挑选了几位看着不太严重病人看,发现是同一种病症,但前期和后期表现差异很大,极易混淆。

张明贤和柳戚医术虽然不错,到底年轻,见过的病症不多,大夫经验丰富,却依旧没敢下结论,大家心照不宣的有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日,众人查遍了医书依然不得其解,病情亦是反反复复,常常这副药下去,这个症状好了,另一种症状又来了。

许多百姓今日头晕,喝了药后,明日腹泻,好了之后又高烧不退,着实折腾人,若是不吃药,情况则更为糟糕,头晕腹泻高烧等,几样症状同时上来,铁打的汉子都得变成绕指柔。

终于,熬过几日之后,罗松带着车马来了,这时就可以将人准备安置迁移到东望县了。

赵泽安担心东望是否还能住下,便问张明贤:“这么多人去了,可还能住下?”

张明贤想了想,这么多人,五里巷确实住不下:“我们可以让上一批莲花县人带些粮食回来,顺便照顾莲花县的庄稼,病患则住他们如今在的地方,应当是没问题的。”

赵泽安思索片刻,莲花县此时正是缺少人手,还生长茂盛的庄稼恰好也需要人照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