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新潮,旧浪(1 / 2)

加入书签

漫天苇叶犹如白雪,一把飞剑化为金雷。

崇龛大真人的右手臂膀炸开,漫天血雾纷飞,金灿飞剑倒掠,掠向浩浩荡荡的芦苇尽头。

那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道黑衣身影。

谢玄衣伸出手掌,接住犹如燕雀归巢的本命飞剑……他轻轻抚摸着飞剑,飞剑剑柄位置缠绕着一圈肉眼无法察觉的金线,金线末端跨越百丈,连接落入青衫儒生袖口之中。

这便是陈镜玄先前缩袖敲指的缘故。

天命金线笼罩整座滩涂,足足方圆十里,布下这些金线的最大目的当然是围杀崇龛,在关键时刻形成“金线笼”。

但……这些金线还有第二个作用。

“不好意思。”

陈镜玄望向天顶那团炸开的血雾,轻声说道:“这一战的迎战者,并不只是两个。”

书楼最大的本领,不是单挑厮杀,而是推算占卜,布局谋略。

卦不可算己。

执掌【浑圆仪】以来,陈镜玄从未以这座国之重器,推算过自己命运……但皇城这场暗潮实在太过汹涌,大潮拍下之前,便已是雾云遮眼,风浪滔天的迹象。不用说陈镜玄这样的人物,但凡是敏锐一些的聪明人,都会提前应做准备。

陈镜玄应付的方法也很简单。

既然卦不可算己。

那便去算他人。

窥伺命运长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越是修行境界高深的人物,越是难以窥伺。即便陈镜玄成功晋升阳神,也无法以【浑圆仪】窥伺“圣后”,窥伺“赵纯阳”这种级别的至强者,即便是次一些的“崇龛”也属于不可直视的存在,付出再多代价,也只能看到一片浑沌。

但窥伺阴神境修士的命运,需要付出的代价,便要小上许多。

因此……陈镜玄选择动用【浑圆仪】,提前查看了三位重要之人的未来命卦。

第一位,便是他心中自觉亏欠最多的唐斋主。

鲤潮城一别。

唐凤书回归道门,而后便杳无音讯。

先前时日里,陈镜玄困于皇城诸多琐事之中,无暇动身搭救。然而动用【浑圆仪】查看命卦之后,便立即有了夜临道门,辞任换人这么一出戏码……之所以辞任地如此干净利落,便是因为他在命运长河之中看到了另外一道结局:唐凤书被困于道门后山,饱受【心笼】折磨,最终选择玉石俱焚,壮烈死去。

既然窥伺命运,便要改变命运。

这场大潮之中,无论牺牲什么,他都要救下唐凤书。

陈镜玄查看的第二位重要之人。

便是谢玄衣。

陈镜玄没想到,谢玄衣如此特殊……动用【浑圆仪】查看谢玄衣命数所付出的代价,要比阴神绝巅,半步阳神的唐凤书还要更大。

不过倒也合理。

窥伺命运长河的代价,并非只取决于目标境界。

某种意义上来说,牵扯因果越大,命数越难窥伺……圣后赵纯阳这种级别的人物,可以以一己之力,影响一国国运!

监天者成功窥伺命数之后,可以选择通过“言语”,“行为”进行影响,以身入局,改变命运。这等级别的人物但凡改变一缕心意,都可能导致数十万数百万人命运的变化。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便是这个道理。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此时此刻大褚的明面皇帝“褚因”,小姑娘几乎没有修行境界,单纯依靠体内流淌的皇血完成了最基础的炼气共鸣。

但想要窥伺“褚因”的命运。

所付出的代价,几乎和窥伺阳神一样。

虽然只是一位傀儡皇帝,但褚因身系大褚数千万人的命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王朝气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