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认出(2 / 2)

加入书签

“啊?”聂蓝的圆眼睁大:“不会吧,他为什么会炸船,我在船上听到他对其他人说过什么这次之后要有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回家。”

“跑了之后不就成通缉犯了?那他还有什么身份回家?”

“回家?”沈玉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转到了桌前翻起上面的卷轴,这是从漕运主事那里送来的船工人员登记的信息卷轴:“毕为在这上边显示的是来自越城的孤儿,没有任何亲眷,从八岁开始就跟船了,他……有家?”

“又是越城?”谢伊起身走到他身边:“其他人的登记的身份呢?”

“越城、越城、都是越城。工头都是越城出来的,并且也全部都是孤儿。”

“船工的身份倒是简单,很多都只有一个名字记载。”

“很多船工基本都在船上生活一辈子,身份文牒都是主家办的,记载的简陋算是常见。”宋书道:“但工头……应该都是越城办的假身份。”

“你还记得他说过什么吗?”他抬头问聂蓝。

“其他的似乎也没什么了,但他绝对不是越城的人。”聂蓝斩钉截铁道:“我经常会坐船在南北两地来往,所以两边的口音都很熟悉,听他的说话的口音根本不是北方人,更像是我家乡三御州那边。”

“而且船上有几个工头跟他的口音一样,应该都是三御州出身。”

三御州?谢伊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你的画像画好了吗?”她突然转了话题问。

“啊?画、画好了。”聂蓝把手中的画像拿过来递给谢伊:“谢姐姐要看吗?”

谢伊看着上边带着半边面具的头像,聂蓝不愧是开书斋的,一手精妙的画技画的倒是非常精准。

“画的还不错吧?”聂蓝弯起眼睛:“这是我爷爷教的。”

爷爷?那个摆摊的老翁,果然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高手在民……等等!

谢伊眼眸突然睁大,聂蓝也同时凑近了低声道:“谢姐姐,早就认出你啦。”

在码头时她的帷帽被风吹开,那老翁见过她的脸。

“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谢伊猛咳一声往后退一步:“聂小姐如果没有什么其他事的话,就先回家吧,岸边风大。”

“好吧。”聂蓝嘟起嘴角:“那宋大人,我就先走啦。”

……

“宋书,她就是你要找的人?”

“是她……但又不是。”宋书掩着眸中的情绪,静默了会儿后朝两人一字一句的解释道:“之前在查齐响的案子时,我曾告诉过你们岳继家的一段往事。”

“岳洪之前是三御州的知州,他是因为查处了一桩私盐案才被提拔到上京进入户部的。”

三御州?谢伊眉头微皱,她知道自己听到这个名称的熟悉之处来源在哪儿了。

“那桩私盐案背后被查处抄家流放共有三家,其中两家是地方县官和府尹,还有一家就是时任户部尚书的聂家。”

“聂家作为在京都的主犯,罪行重大,家中参与此事的男眷全部处死,女眷则和剩余的其他人流放西南。”

“聂蓝,是我当初在处理此事时抓的第一个聂家人。”

“不过一开始抓她,并非是因为私盐一事,而是因为迷魂香。”

“迷魂香?”谢伊突然出口,事情又扯回去了。

“是。”宋书缓缓道:“迷魂香在之前是禁物。”

“说是禁物不太准确,在它被称为迷魂香之前,它有另一个名字叫迷意香,这种香少剂量的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它也经常会被私下买去用于夫妻之间。”

“浓度更淡一些的则会被少女小姐们买来用作熏香。”

“几年前京都女子经常会购置这种熏香,因为它的味道会引入上瘾,多的话则会神志不清,所以后来就禁了,不过还是会有人私下买。”沈玉补充解释道。

“也是那时候迷意香改成了迷魂香。”宋书接着说:“抓聂蓝的时候正是在严打迷魂香的时候,那时大理寺接到举报,说是在聂府见有人制作迷魂香。”

“我带人过去的时候,”他顿了一下:“在聂蓝的房间内发现了大量的迷魂香,并且她……和齐响在一起。”

用于夫妻之间、和齐响在一起,这话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当时齐响说是聂蓝使用迷魂香蓄意勾引,再加上只在聂蓝身上发现了这种香囊和原料,所以大理寺只抓了她一个人。”

“同时,聂府上下因为此时被大理寺严查了一番,也就是这一查,在聂夫找到了大量的官商勾结买卖私盐的信件。”

“并且,这件事还没发酵一天,三御州就传来了发现大量私盐货物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