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从谏如流数宇文(2 / 2)

加入书签

唐奉义擦着汗,说道:“大丞相,前两次李贼出战,尽管皆被我军击退,但其也各有斩获。想来应是因此,是故今日李贼增兵,以求一搏。不过我军今日精锐尽出,却胜算依然在我!”

此话说的颇为委婉。前两次交锋,汉军不说大获全胜,也是占了相对的优势。“皆被我军击退”云云,更是无从说起。两场鏖战,最后都是汉军主动地撤兵。

但这话,宇文化及爱听。

“正是如此。”宇文化及按着扶栏,踮起脚尖,越过永济渠波光粼粼的渠面,望向城东的汉军诸阵,隔得太远,他看不到窦建德、高雅贤的将旗,只能望见出战的城东汉军一字排开,列了五个方阵,远观之,各阵俱是阵型整齐,矛、铠甲的反光,星光似地在尘土中时隐时现。

他望了片刻,接着说道:“城东今日出战的汉军,得有万把子步骑?”

唐奉义答道:“禀大丞相,据探报,城东今日出战的汉军确约万人。大丞相是在观望窦建德、高雅贤营阵的情况么?窦、高部之阵,从西往东数,位置在西边的第二位。”

“就是说,窦建德、高雅贤之阵,与李文相阵间,隔着一阵。”宇文化及略显担忧,说道,“这样的话,其阵就算临阵倒戈,唐公,是不是对李文相阵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唐奉义一听宇文化及此话,就知忧心所在,说道:“大丞相是不是在担心,当我城东主力进攻李文相阵时,窦、高阵可能会因为没有与李文相阵相邻,而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作用?”

等宇文化及点了下头,他继续说道,“仆愚见,大丞相无须过虑。窦、高阵虽不与李文相阵相邻,然其一旦倒戈,李文相等阵的军心却势必会受此影响,大为震恐。当其时也,我城东精锐,只需趁其阵乱之际,迅猛突进,便定能将李文相阵,於短时内,即可击溃!”

实则宇文化及此忧,完全没有必要。

他无非是决战在即,患得患失,又急於求胜,又生怕落败,故而才生出些无端的疑虑。

亦是亏得唐奉义对他的无能了解得很透彻,才尽管心中对他此忧嗤之以鼻,面上仍耐心解释,言辞恭谨而恳切,尽力安抚其心,以免得大战即将开打,宇文化及作为主将,却心生犹豫。

“对,对。唐公,你说得对!是本大丞相多虑了。”

望楼下上来了几个将领,到至宇文化及身边,下拜行礼,禀道:“大丞相,城北诸阵已列完毕,诸将请示,并及城西令公、城东大将军,亦俱遣吏来问,何时开始发起进攻?”

宇文化及迟疑片刻,顾视唐奉义等,说道:“唐公、诸公,你们说,何时进攻为宜?”

做为三军主将,不意居然连何时开始发起进攻,都要询问谋佐们的意见。

唐奉义抚摸着胡须,略作沉吟,答道:“大丞相,以仆之见,天色已亮,已可发起进攻。连日秋热,今日当也是个热天,再等下去,日头升高,热气蒸涌,士卒们体力消耗加剧,士气易泄,或会对我军之进战不利。再者,贼阵初成,尚未稳固,亦正我三军进击之良机。”

其余从将、从吏纷纷附和,都是这个建议。

宇文化及乃做出决定,下令说道:“传令三军,半个时辰后,同时展开进攻!”

询问何时开战的这几个将领得令,从地上爬起来,就要下望楼。

唐奉义赶紧将他们叫住,——宇文化及的军令下的太简单了,他得作些补充。

只他不是主将,不好越俎代庖,直接与这几个将领说,便叫这几个将领先别下望楼后,他与宇文化及说道:“大丞相,今日此战,关乎胜败。胜则何止黎阳城拔,黎阳仓的粮食将为我有,我军缺粮之窘迎刃而解;挟此大胜,西进洛阳,震慑李密,迫其让道,以还长安,也指日可待。可若败了,则不仅黎阳仓的粮,我军难以再图,而且士气将会愈挫,只怕河北、山东我军亦不好立足矣。故此,仆愚见,值此决战打响的关头,不宜仅一道命三军进攻之令也。”

宇文化及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不错!唐公,你所言甚是!”看了看被唐奉义叫住的这几个将领,他张了张嘴,像是有话想说,可终究是无话可讲,他眨了几眨眼,捂住嘴咳嗽了两声,尴尬地重看向唐奉义,嗫嚅说道,“唐公,依你看,我还应再补充些什么?”

唐奉义对他这幅样子见惯不怪,——他若不问,反是奇怪了,便应声答道:“仆愚见,大丞相宜亲颁激励之词,振奋士气,使三军将士深知此战重大,奋勇争先;同时,须明肃军纪,确保令行禁止,各部协同无间。此外,还可将已定之部署,再次宣示各将,严令不得有误。”

“对,对!”宇文化及喝令被唐奉义叫住的这几个将领,说道,“唐公的话,都听到了?我不赘述了,你们就按此向城北诸将、我二弟、三弟传令。”

唐奉义只是大略地提了个笼统的建议,宇文化及“不赘述了”,就令这几个将领“按此传令”。这着实便让这几个将领难办了。“明肃军纪”此条补充的建议,还好转达;但“激励之词”、“已定部署”,宇文化及不亲自拟令,他们却如何传达?难不成,他们还敢代宇文化及拟“激励之词”?——唐奉义的建议中,实际上就已经提到,请宇文化及“亲颁”。

这几个将领面面相觑。

一人硬着头皮,说道:“大丞相,激励之词与部署细节,敢请明示。”

唐奉义等人又一次迎来了宇文化及求救的视线。

於是,虞世基落笔,唐奉义口述,为宇文化及拟写了令旨三道。三道令旨,前半部分内容相同,俱士气、军纪方面;后半部分内容有异,分别是已定的在今日此战中,城北、城东、城西三军各自的具体作战部署、作战任务等等。三道令旨分送城北诸将、宇文智及、宇文化及。

这几个将领毕恭毕敬地接下令旨,再次下拜,行礼罢了,急忙下望楼,传令去也。

令下到不久,鼓声、号角声,率先在城东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