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章 雨村假语话仙闻(2 / 2)

加入书签

例如有人从不买彩票,但忽然福至心灵,一个号一次买一百注,结果就这么巧,都中了一等奖,你信不信?

贾雨村知道贾母人老成精,即便信道信佛,对自己的事儿仍然心存疑虑,当下只装听不懂,客气了两句。

贾政是实诚君子,却没听出母亲话里有话,只是斜眼瞪着宝玉,不知道这孽障又惹了什么货,一脸做贼心虚的模样。

贾母指着袭人说道:“我姑爷十分推崇贾先生,我自然也拿贾先生当半个子侄,也就不怕丢人了。

我这个小孽障,刚才不慎把自己的玉掉落了,丫鬟捡起来后,发现上面有些细痕。

这玉是他出生时就衔在嘴里的,清虚观的张真人说这玉非同凡响,与他一生荣辱性命相关,故而难免紧张。

先生既有仙缘,必然见识不凡。刚才玉儿说先生曾言,这玉是宝贝,是摔不坏的,可是仙人所言吗?”

贾政狠狠地瞪了贾宝玉一眼,心知什么不慎掉落肯定是胡扯,这孽障也不是第一次犯病了!

贾雨村点点头:“我吃了仙药,返老还童之后,曾入梦遇仙。两位仙佛在梦中说了些与我有缘之事。

其中一件就是林兄一家中毒之事,而另外一件,就与令孙这块宝玉有关。”

贾母的手在袖子里攥紧了拳头:“还请先生名言,这玉究竟是何宝物,与我孙儿是何缘分?”

贾雨村笑道:“说起这玉,乃是上古年间,天塌地陷之时,女娲娘娘用来补天所炼的七彩神石。

只是女王娘娘补天的神石最后多了三块,逸散在深山大泽之中,吸收日精月华,终成神物。”

屏风后面传来窃窃私语声,贾母也大出意外:“三块?那另外两块在何处呢?”

贾雨村正色道:“其中一块得道很早,仙界人称石矶娘娘,在封神之战中败于哪吒,从此消失于天地之间。”

《封神演义》此时在红楼世界中尚未出现,但民间对哪吒的传说却一直都有。

只是故事并未完全成型,只有一个简单的闹海的故事,像石矶娘娘这类支线任务,人所不知。

此时贾雨村说道石矶娘娘被哪吒击败,神魂俱灭,屋内众人都不明觉厉,不敢插话,等着贾雨村细说。

贾雨村便将哪吒与石矶娘娘之间的恩怨情仇讲了一遍,当然不是最近大火的百亿大电影里的魔改版,而是《封神演义》中的正版情节。

众人听得心动神摇,尤其是贾母,她本就喜欢这些神魔故事,如今由一个有仙缘的人说出来,如身临其境,更是难以抵挡。

红楼世界是个特殊的时间线,它是个虚拟的朝代,在现实世界中大概是明朝,可与现实又颇有不同。

按红楼原著看,书中的才子佳人们,对唐诗宋词的引用信手拈来,所以在唐宋之时的历史与现实并无不同。

而最能说明年代的,其实是原著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的一段话。

当时冷子兴说贾宝玉喜好在脂粉堆中混,没有出息,贾雨村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说明贾宝玉这类人,历史上一直都有。

他说此类人乃是天地阴阳之气化生的,既不能成仁人君子,也不能为大凶大恶,而是会成为奇人。

原文说:“如前代之陶潜、阮籍、嵇康、唐明皇、宋徽宗、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之流……”

纵观全文,唐伯虎和祝枝山应该是书中提到的最晚的人物了,可见红楼世界至少在嘉靖年左右。

有人可能会说,主流观点认为《红楼梦》是以明写清,真实时代时间应该是清朝。

这个不抬杠,就是以明写清,明面写的是不是也是明朝时段?所以《封神演义》还没出版呢。

等贾雨村讲完这段故事,贾母才想起来这才是第一块,赶紧问道:“那第二块石头呢,又在哪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