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去向(1 / 2)
杨文煊步入谱口工校军械试验部,果然见到挺着大肚子的刘今钰在指挥宋治洪和一众工匠干这干那。
他快步走去,硬生生将刘今钰拖走了。
寻了处安静的角落,杨文煊恼道,“这才十来天你就待不住了?”
刘今钰没脸没皮地道,“我也不动手,不过是指点他们罢了。闷在房子太无趣了,何况现下铳炮的产量和质量实在堪忧。”
说着她叹口气,难得地露出忧愁之色,“以前在国外跟人造着玩时,根本不觉得难。如今才知道,那是基础技术都超标了,我那时顶多算是在玩乐高。
“真到了中古时代,才知道想要合格的材料有多难。材料公差很难控制,温度也很难提升到所需标准,造出的铁啊、钢啊很多不符合要求。
“保家队扩编缓慢,燧发铳及刺刀仍旧难以量产是主要原因。上半年能扩编到两个连,靠的是以前的积累,现下又慢了起来。
“更麻烦的是大炮。是用铸铁炮还是铜炮?铸铁太脆,炸膛的风险高;铜炮太贵,贵也就算了,关键是我们手里没多少铜。
“用铁模法还是砂模法?铁模法快,但冷却太快,导致炮身是白口铁,脆得很;砂模嘛,中规中矩,但得钻孔,耗时费人。
“要不是制炮工艺不过关,很多棱堡都使用重型火绳枪充当小炮在用,也不至于让妙高峰棱堡和昭山棱堡被明军夺了去。”
刘今钰说累了,却又忽地想起什么,诧异地看着杨文煊,“你怎么这么安静,往日我扯这些,你早就不耐烦了。”
杨文煊略过刘今钰话中的嘲讽,颇为认真地说道,“我是在想,或许可以集思广益,在报刊上重金征集相关解决办法。
“你虽然网罗了宝庆一府的工匠,但长沙、衡州乃至两粤、南直隶等地,仍有许多你抓不来的人才,说不定能想出法子。
“或者更进一步,在治下推行专利法,以此提高人员积极性。”
刘今钰一琢磨,当即点头,“是个好办法!报刊征集办法跟推行专利法,双管齐下!”
杨文煊面色有些迟疑地说道,“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将肥皂、轮窑的技术推广开。当然,不是无偿推广,而是以此换取地主手中的田骨。
“如今各处已经出现仿制的肥皂,虽然质量较差,但思路已经对了,迟早会做出合格品。至于红砖,运费太高,不如推广开,各地就近建厂。”
“可以啊,我没意见,趁着还值钱赶紧卖个好价钱。”刘今钰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怎么?还怕我骂你败家?”
杨文煊无语,刘今钰嘿嘿笑了起来,“这种技术水平不高的玩意不用太在意。跟你说个好消息,珍妮机我总算造出来了,这家伙可是开启工业化的大功臣。”
“真的?!”杨文煊先是一喜,而后又忧心起来,“但以大明现下低廉的人力成本,珍妮机能干过家庭式的小作坊吗?
“而且,若是能干过,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轻则农民收入下降,重则小农经济崩溃,到时候遍地动乱……”
“干不干得过,市场来说话。如果干不过,我们再改进技术。人力再低廉,也有个限度。”刘今钰耸耸肩,“至于小农经济崩溃,这不是好事吗?
“期间会有农民破产,但重灾区是江南。东虏不入关,我们不会去取江南。再说了,时代的进步总归有些残酷,你与其担心,不如想想解决办法。”
杨文煊无奈道,“你倒是颇有甩手掌柜的自觉。”
顿了顿,他沉声道,“我今日找你,倒不是全为了这事。前线有两个消息,而且都是坏消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