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去魔止恶,再立旁门(2 / 2)

加入书签

“高鸣,慢些!瘴气太浓!”

无人回应。

潘天擢心一沉,但是也没有慌乱,秘境险地他也去过不少了,自然不会被一道迷障吓到。

他放出了两个虫子,一只紫蝉,一只蜻蜓。紫蝉高声鸣叫着,声音远远传出去,他相信,只要万高鸣还在山谷里,就一定能听见。而蜻蜓则是飞到他的头顶,眼里放出两道青光,在瘴气中扫视着。

同此同时,他也把五毒甲祭了出来,脚下没有再动。

蝉声无人回应,蜻蜓竟然什么也看不见。

他霍然转身,想要退走,但回首一望,来路已经淹没在五彩云岚中了。

禁制如此,还是万高鸣装神弄鬼?

潘天擢眉头紧皱,随后抖搂衣袍,抖出无数小虫,往四面八方而去。同时,他袖子里爬出一只绿背兜虫,落地后化作水牛大。潘天擢骑了上去,兜虫便飞天而起。

“喔—喔—喔——”

便在这时,迷障中忽然响起了鸡鸣,鸡叫三声,绿背兜虫哀鸣一声,便当空掉落。

————

山谷秘境的另一边。

万高鸣死死的堵住自己的耳朵,那鸡鸣就仿佛是催命的神咒,即便不是针对他,但仍旧让他感到肝胆俱裂。

他竭力运转元神,压制着眼中的虫子,他怕只一个不慎,从小养大的虫子就要挣脱逃走了。元海中,本命虫盅颤抖着,里面的虫子们似乎想要把盅盖掀翻跑掉。万高鸣只得运转法力,把金丹压在盅盖上,这才勉强把动静压下去。

他惊恐的看着在不远处的迷障中,那顶天立地的卯日星官法相与那口大放光明的至阳飞剑,便不禁想,难不成这位观主真是天命之人要来收无量山?

巨大的斗法动静并没有持续太久,两刻钟的功夫,万高鸣便听那迷雾里传来一道声音,

“好了,你过来吧。”

万高鸣一瞬间头皮发麻,二长老是四洗,这位生擒没用多久,大长老是五洗,这位也没用太久,现如今的副教主是六洗,也不过两刻钟的功夫,这位到底是什么修为?

“来了!”

万高鸣连应一声。

进了迷障中,万高鸣便看见潘天擢跌坐在地上,那口至阳飞剑就停在他的眉心处。

而潘天擢在看见万高鸣进来的一瞬间,目眦欲裂,大叫道,

“真的是你!万高鸣!我待你不薄!”

万高鸣闻言失笑,但也懒得驳斥,手往潘天擢身上一搭,一条黑色的小蛇从他皮下钻了出来,爬到潘天擢脖子处下口一咬。

潘天擢身子一抖,马上就僵硬了。

“大奸似忠!大奸似忠!大奸似……”

潘天擢口中骂着,但是没说几句,便连舌头也僵直动不了了。

万高鸣则是献宝似的给程心瞻介绍,

“观主,这是痹血蛇,这样他就搞不了什么小动作了。”

随即,他又放出三只绿豆大的小蜘蛛,丢进了潘天擢的嘴里,

“观主,这是听心蛛、监声蛛、盘神蛛,分别在此僚的心府、喉窍以及泥丸宫里结网,保证他泄不了秘。

“这是傀儡蛊,要他动手便动手,要他抬脚便抬脚。

“这是噬金蜈,就趴在他的元珠上,随时能封了他的法力,也不怕他自爆元珠。

“这是……”

“行了行了,你自己弄吧,我信你的手段。”

听着万高鸣报菜名似的往外掏虫子,程心瞻也懒得去了解,收了飞剑便去一边等着了。

等了好大一会,万高鸣也不知往潘天擢身上放了多少虫子,才屁颠屁颠过来找程心瞻,他难掩喜色,声音都有些颤抖,

“观主,办妥了。”

万高鸣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无量山最有地位的几个人,都会为自己所控。

“观主,这是从潘天擢身上搜来的两道地煞。”

万高鸣献上了两个铅瓶,他知道,这位观主眼界甚高,只要天罡地煞,别的一概看不上。

不过无量山也确实贫瘠,都是副教主和排名靠前的长老了,位高权重,可身上却是一道天罡都没有。那个二长老混的比自己还惨,身上连一道多余的煞都没。

还好,大长老身上有一道煞,副教主有两道,不然,万高鸣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从这些人身上缴来的毒虫魔宝他都能用,也都喜欢用,但这份力却不是自己出的。

程心瞻收了煞,对于缴获多少他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因为他本就不是为图财而除的魔。

“观主,我还有一物奉上!”

万高鸣又捧着一个琥珀似的东西递给了程心瞻。

程心瞻瞧了一眼,看见了琥珀里面封的是一个虫子,便摇了摇头,

“我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你自己留着用吧。”

万高鸣早知程心瞻会这般说,闻言连解释道,

“观主,这不是一般的毒虫,这是上古奇虫,瞌睡虫。”

“瞌睡虫?”

程心瞻来了兴致。

“是,观主,也不知道此人从哪里得来的,但是他藏得极深,放在内关穴里,但还是被我的虫子给找出来了,一问才知道是瞌睡虫。他不敢化开琥珀,怕虫子飞出来自己就睡死过去,据他所说,平日里握着这琥珀便能安神平悸,很好用的。”

程心瞻收了琥珀,

“好,那我便收下了。”

然后,程心瞻又问道,

“现在,你掌控无量山可还有什么难处?”

万高鸣就地一跪,便道,

“观主为我铺路至此,哪里还有什么难处,定不叫观主失望!”

程心瞻点点头,

“此间事了,我会回滇北,去找列星野的麻烦,你在后方把无量山经营好,等到列星野死了,你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约定。”

万高鸣心中一震,脱口而出,

“弃暗投明,改邪归正,去魔止恶,再立旁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