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太子妃赐萧良娣(1 / 2)

加入书签

“皇上,这……这会不会是误会?”林太后被这一举动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北梁帝一记阴狠眼神。

林太后讪讪闭嘴,忽然有些后悔来找北梁帝。

这事儿越卷越大,明哲保身才是正理。

殿内众**气都不敢喘。

北梁帝的指尖轻轻敲击龙案,看向姬承庭:“太子!”

“儿臣在!”

“粮草的事就交给你来审问,务必要给南疆二十万军魂一个交代。”

姬承庭朗声点头:“儿臣遵旨!”

“都退下吧!”北梁帝不耐烦地挥挥手。

众人退下。

出了殿门,锦初心情越来越复杂,隔着一众人群远远地朝着姬承庭看了一眼。

林太后,萧冉沁一左一右地围着他。

萧冉沁跪在了姬承庭面前:“殿下,求您大发慈悲给妾身一个去看看父亲的机会。”

林太后则忍不住问:“萧家究竟招认了什么?”

姬承庭薄唇轻抿,反问林太后:“皇祖母不是心知肚明,何必再问。”

被怼后,林太后哑然。

姬承庭大步流星离开殿外,萧冉沁整个人都垮下来,跌坐在地,失魂落魄,偶然间侧目抬起头对上了锦初的视线,张张嘴,再求情的话实在是说不出来了。

“太子妃请留步。”忠公公拦住了锦初的去路,低着腰道:“皇上请您进去。”

锦初点头。

秦老夫人也要跟进去,却被忠公公拦住了:“皇上只召见了太子妃一人。”

将秦老夫人拦截在外,领着锦初进殿。

北梁帝仍端坐在龙椅上,低着头处理奏折,面上浮现怒气,一本又一本,锦初耐着性子等着。

终于,北梁帝的视线从奏折中抬起来,目光如鹰般锐利盯着锦初。

锦初脚下一软跪在地上:“儿臣给父皇请安。”

北梁帝扬声:“太子这次带你回陇西拜盛家祖先,可见对你是真心实意,这一路你受惊了。”

锦初立即想起了秦老夫人的叮嘱,茫然无措地看向北梁帝:“儿臣一路顺畅,并未受惊。”

“太子妃,皇上说的是淮安,太子斩杀勇王一事,女儿家最怕血腥,您没事吧?”忠公公追问。

锦初摇头:“父皇多虑了,儿臣和殿下在淮安之前就分道扬镳了。”

北梁帝明显不信。

“两个月前儿臣屡屡听闻父亲还活着的消息传来,儿臣心急如焚,便求了殿下,率先回了陇西。”

北梁帝脸上露出了怀疑的神色,却看着锦初一脸坦荡,心中疑惑减去大半,改成夸赞:“娶妻娶贤,太子能娶你,是太子的福气。”

简单叮嘱几句,又赏了几件头饰便将人放行了。

“儿臣告退。”

从议政殿出来时已经接近中午了,她仰头看着正午灿烂的眼光,眯了眯眼。

“太子妃。”

长廊下姬琛的一句话打断了锦初的沉思。

锦初闻声抬头,姬琛的脸色看上去很不好,步伐匆匆,就连呼吸都是细喘,眉眼处染上焦急的红色。

“二皇弟。”锦初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姬琛倏然笑了笑:“谁也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会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不过,父皇向来都是宠爱他的,即便是太子犯了错,也会有人背锅,太子之位稳固如山,无人能撼动。”

锦初不语。

“盛国公救了南疆二十几万兵,太子只字不提,反将污水扣在了云王头上,如此避重就轻,太子妃就没有想过替盛国公讨回公道?”姬琛语气多了几分质问。

面对咄咄逼人的质问,锦初莞尔:“我一介妇人听不懂二皇弟在说什么。”

姬琛拧眉。

这时忠公公走了出来:“二皇子,皇上还在等您呢。”

打断了姬琛要开口,锦初并未再多留,扬长而去,一路返回东宫,掌心里的汗不断沁出,她心口处紧绷着的弦松了。

刚喘口气,丫鬟传萧良娣长跪不起。

“太子妃,萧良娣刚从鬼门关走一圈,身子娇弱,求求您大发慈悲,见见萧良娣吧。”

素袭跪在南苑外头扯着嗓子喊。

锦初眼眸流转,太医说过萧冉沁只是高烧,服了药休息几日就好了,还不至于有性命危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