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第二十一章(2 / 2)

加入书签

这晚,我因为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被迫吃了一大碗水扯面,又被迫把剩下的面团做成了馒头。

面食,恐怖如斯!

第二天,我从雪莉哪里得知了汉尼拔医生去阿卡姆精神病院进行交流的行程中,多了个哥谭阔佬。

韦恩姥爷,你去阿卡姆不是挖地道到黑门监狱??自投罗网嘛!

“或许找死是美国人的天性吧。”最后,我憋出来这么一句话,而雪莉,雪莉无话可说。

她也觉得布鲁斯韦恩是闲得慌,“他还不如去和封面女郎约会。”

有钱有闲,令人嫉妒!

讨论了一阵韦恩阔佬一生放荡不羁爱作死的现象能否扩散至韦恩家乃至整个美国后,我与雪莉达成一致:

管他呢。

这些都没有我俩要一起去购物更重要。

起因是雪莉与心理医生的约会??当然我更愿意称之为“约饭”,漂亮的黑人姑娘昨晚检查了一番衣柜后,决定去买身新的“战袍”。

我则是纯粹的审美工具人,用陪她购物换来了她陪我去搬漂洋过海转运而来的物品,ps:整整三大箱,两箱冬装,一箱杂七杂八。

这就是利益交换(确信)。

今天去的是哥谭的老城区,和钻石区的纸醉金迷(?)、奢侈迷乱(??)不同,老城区显得更……古旧?静谧?有时光的痕迹?

正如之前所说,我语文一向学得一般,写同人都像同人里的预制菜。我拿不准对老城区的形容,不过哥特式的建筑在白天有种奇异的美。

“仿佛暴露在阳光下的吸血鬼。”

我如此评价说,换来了雪莉吐出的一串省略号。

“……真是有够奇妙的比喻,听我的,下次还是别形容了。”

……

老城区,也可以算哥谭的政治中心。市政大厅便坐落于此。

不过我们不是去办事的,而是去购物,所以目的地自然变成了河滨中心。从河滨中心的高层可以俯瞰米勒港,会使人产生一种脚下的一切事物都那么渺小、可以轻易摧毁的错觉。

“世界,尽在掌握。”

我深沉地说。

雪莉捂着脸拜托我正常点。

我哪里不正常了?我精神状态很好啊!不就是下个月开始要帮忙给本科一年生上课嘛?我好得很!

我阴暗低语:“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不如杀猪!不如杀猪!”

雪莉闭上了眼睛,表情忽然慈悲了起来。她道:

“教书啊,那没事了。”

虽然没听过我口中的种花近现代谚语(?),但怨气,已经顺利接收到了。

我泪目:“这就是强者要付出的代价……大喜的日子别提晦气的事了,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