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第42章(1 / 2)

加入书签

纪筠磕着花生米,眼神时不时在谈话的二人中梭巡,耳朵竖得如兔耳,那些交谈自然而然地落入她耳中。

这场面,一看就是老熟人叙旧。

“放心,苏沐他没来。”楚明霁与女子的对话声传来。

随即眼尾一瞥,看了眼身旁竖起耳朵偷听的人,微不可查弯了下唇。

面前这位姑娘昔日乃是翰林书院大学士唐述白之女唐?然,唐家与苏家是世交,唐?然与苏沐是儿时玩伴,感情甚笃。

然天有不测风云,飞来横祸令人猝不及防。

这件事说来复杂,当初唐学士被卷进一起贪污案中,唐学士一直以来克勤克俭,自认一身清白,两袖清风,公道自在人心。

即便如此,最终的证据却依旧指向了他。

当初所有人都在暗中猜测,说唐学士一定是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毕竟身处朝廷,政敌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苏老爷有心无力。

这些年皇帝他们这些国公愈发忌惮,不断在暗中削弱他们的势力,都说人老了不如从前,便容不得这些世家大族。

苏国公这么些年一直降低存在感,却在那次以身犯险为唐述白求情,可那件事触碰到了皇帝的逆鳞,再无转圜的余地,即便知道他可能是冤枉的,亦无可挽回。

当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人的时候,即便这个人在怎么清正廉明,都是无稽之谈。

唐学士被皇帝下令处死,唐家就此不复存在,唐夫人得知此事后伤心欲绝一病不起,没多久便溘然长逝。

这事祸不及子女,文昭帝并未牵连无辜。

唐?然痛失双亲,整日浑浑噩噩,后来有一日忽然离京,留下一句:“不愿在留在上京这种虎狼之地,要亲自查明真相。”

从此失去了踪迹,了无音讯。

当时的苏沐只是个不知深浅的毛头小子,是苏府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可这位大少爷自唐家冤案起,日渐沉默寡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苏沐会在短短几年,手握大理寺,成为天子近臣,足以威慑群臣。

苏老爷曾屡次出手阻止,让他莫要在去碰唐家之案,大理寺那种龙潭虎穴,手握官员把柄越多,便是将自己置身于险境。

试问谁甘愿留着这样的人存在?

苏沐还没坐稳大理寺卿这个位置的时候,的确遭遇了很多场刺杀,但是他命大,在他受伤最严重的时候遇上了楚明霁。

后来这二人成了好友,一个桀骜不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一个秉公执法,成了上京“阎罗王”。

苏沐信任楚明霁,便与他敞开心扉把酒言欢,拜了把子做兄弟,楚明霁一点一点知道了这对青梅竹马的往事。

后来苏沐终于查清了当年唐学士的冤案,手里有了证据,却心知文昭帝不会在此时翻案重审。

文昭帝当年降罪处死了唐学士,苏沐在此时翻案,便是让皇帝承认当年所犯知错,被奸臣蒙蔽了双眼,错杀了忠良。

可一个翰林大学士怎可与皇帝尊严相提并论,皇帝的尊严是至高无上的,不可僭越的。即便苏沐想翻案,文昭帝也不会同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