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柏林主动联系(1 / 2)

加入书签

《督公》打算提前上映,后期和宣发节奏必须要加快。

沈善登要和团队成员通通气。

见沈善登穿衣服要走,大蜜蜜不经意问道:“媒体上写你和佟丽丫游釜山,你没有什么解释吗?”

“电影宣传,只是朋友,没有实质性关系的发生,你不必吃醋。”沈善登让她放心。

可着除了没发生关系,还是有关系,大蜜蜜当场就带上痛苦面具,忍不住来气:“在剧组里我没冤枉你吧,你们果然有事。”

“剧组里,是你错了,你冤枉了我。”沈善登翻旧账:“蜜蜜,你冤枉了我很多次,我和糖糖、师师、圆圆、甜甜清清白白。”

“女孩子不要嫉妒,要大度,我的炮弹是否全部打给你,你比我更清楚。”

“你好好说话。”大蜜蜜让他不要瞎说,怎么脑子里没有正经事。

“蜜蜜,最美的女孩,是让自己男人开心的女孩。”沈善登谆谆善诱:“你现在的所有纠结,是因为思想上没有想通,分享会稀释痛苦,但会加倍快乐。你要是有个姐妹,快乐就翻倍了。”

还挺有那么一点道理,大蜜蜜差点被绕了进去。

翻白眼:“是你快乐翻倍吧!”

真是服了,沈善登怎么歪理一套套的。

前往剪辑室路上。

沈善登考虑如何加快后期。

粗剪版本已经在一周前完成。

素材采集转码,录音素材同步,边拍摄边进行,节省了大概一周时间。

许凝竹跟组,再加上场记单和素材命名很规范,备份也很充足,方便了后期制作。

有摄影师陈博宇和录音师赵琳协助识别镜头和录音片段,使得整理素材和日志,这项最耗时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很是顺利,一周完成。

第二周和第三周进行粗剪,这期间,沈善登参加电影节,基本通过电话、QQ沟通工作。

好在,大致节奏和叙事流向,前两周已经讨论了出来。

而且有陈博宇和赵琳定期参与审看和讨论,陈博宇能及时指出构图、焦点、光线的意图是否实现,赵琳能判断同期声是否可用,是否需要补ADR或重点处理,避免后期声音灾难。

沈善登从釜山回来,粗剪工作基本完成,历时18天。

后期制作进入精剪阶段,沈善登想了想,要加快成片,恐怕要泡在剪辑室了。

剪辑室外的小休息室。

沈善登在此召开联合会议。

左手边负责宣发的马有德,右手边制片人周奇峰,然后陈博宇、赵琳、许凝竹等人随意散坐。

“《督公》要提前上,确定明年3月上映,华易给了40块数字银幕保底,我们迈出了重要一步!”

闻言,除了提前通过气的马有德、周奇峰两人之外,其他人都很惊讶,也有点疑惑。

周奇峰道:“有华易发行,上院线不成问题。能深入参与一部院线电影,对我们是很重要的资历。”

马有德也道:“老板英明领导之下,电影宣传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国内势头开始起来,就没必要一定要三大电影节都走一遍。”

“我们是要抓住一个中心,那就是宣传电影,最终是要推动电影成功。不必一定要完成某个环节,抓住关键更重要。”

两人把利弊一剖析,会议氛围立刻往上走,打消了众人心中的疑虑。

沈善登强调道:“夜长梦多,出现机会就要把握住!计划该变就要变!”

“我的想法要更好!不满足于40块银幕,要做数转胶!”

沈善登看向许凝竹、陈博宇等人,提出工作要求。

“既然柏林电影节是最后一棒,后期必须加快。”

“柏林电影节的申请11月中下旬截止,要留出和电影节沟通的时间,最好在11月上旬前完成,意味着我们只有三周多,不到四周时间。”

“数字电影包,英文字幕精校、高质量看片链接生成、所有材料准备必须并行推进、争分夺秒。”

“接下来我也会亲自参与,加快后期制作。”

沈善登单独留下周奇峰和马有德,确定接下来的宣发。

马有德道:“老板,有一些杂志专访,还有节目邀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