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 冬笋(1 / 2)

加入书签

十二月份,大棚里的草莓陆陆续续开始熟的多了,随着夏芜视频播放量增加,她的粉丝基础越来越牢固,基本上每天都有三百至五百的订单量。

冬季本就是草莓上市的时间,市面上的草莓种类五花八门,价格也大都低廉,可只要是吃过夏芜用灵泉水浇灌出来的草莓,一般人都有些看不上地摊货了。

村里请来的几位工人,每天六点出头就来摘草莓,然后打包发货,一开始人手还够,后面订单量增加,丘兰主动找到夏芜,问能不能让她俩孩子早晨也来干活。

她看杨明远每天早晨来干一个小时左右,也能挣十块钱,还能吃顿早饭,才不好意思地问出来。

丘兰老公去世,她是远嫁来的,没有娘家帮衬,夫家也没人管她,她一个人拉扯俩孩子,还是龙凤胎,在村里靠种菜卖菜维持生活。

因为她家里贫困,国家每个月还有补助,俩孩子都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六年级,不需要学费,不过有些学杂费还是少不了的。

夏芜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冬天到了,菜园子里的菜也没长好,丘兰给她干活这段时间,都没怎么去镇上卖菜,想着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估计也是走投无路才来求她的。

“行,俩孩子起得来不?能起来又不耽误上学,你就让他们也过来。”

丘兰大喜过望,连连说小孩子不贪觉,肯定起得来。

第二天她就把俩孩子给叫上一起来了,夏芜听她妈说,母子三人五点半就来了,一来就去草莓园摘草莓,一点都没拖延。

丘兰一双儿女,男孩叫杨平,女孩叫杨安,俩孩子都黑黑瘦瘦的,穿的衣服虽然有些小了,可看着还算干净,他俩肖母,都不是爱说话的孩子,闷头就是干活。

夏芜见村里的小孩,就没几个不黑不瘦的。

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家里老人照看着,能给吃喝就很不错了,穿的只要不冻着,谁又有闲心讲究那么多呢。

至少有丘兰照看着,杨平和杨安也算乖巧,听说俩还在在班里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

都是一个村的,杨明远也认识杨平杨安,他比龙凤胎小了两岁,人家上六年级,他上四年级。

三孩子一起干活还有些陌生,夏芜撮合着让他们一起结伴去学校,还让杨明远有啥不会的

题目多问问龙凤胎。

杨明远颇不好意思地说:“他们都六年级了忙得很哪有时间。”

杨明远在夏芜这里干活有一段时间了有时候杨明月星期六放学在家也会来干活夏芜对他们姐弟俩的态度很是不错该给的工资都给有时候杨明远去上学夏芜还会给他拿鸡蛋让他饿了吃。

正是看见了夏芜对孩子的态度丘兰才故意把俩孩子叫来一起干活的。

她想着杨明远在夏芜这里呆的久可能是特别的见儿女不说话忙道:“讲几道题有啥难的你有啥不会的就问你平平哥不会还有你安安姐呢。”

“听到了没?上次期中考试你考多少分来着?才四年级语文数学居然没一门及格的。”

夏芜有些恨铁不成钢她对杨明远的印象相较于当初有所改观这孩子就是缺大人管教实则心地善良还孝顺他给夏芜干活挣得工资都攒起来找到杨老爷子问咋才能给他奶奶治风湿病。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孝心真是不赖。

有时候夏芜也会多嘴问几句杨明远的成绩才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

都四年纪了拼音都不会加减乘除就会点一百以内的加法看得人两眼一黑。

杨明远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嘿嘿一笑:“夏夏姐我知道了。”

早晨孩子们干完活夏芜给他们一一结账虽然吃过早饭了可她还是会让刘桂珍多煮些鸡蛋或者红薯玉米路上给仨孩子带上。

小孩子还没发育好早晨起这么早又要干活又要读书营养总要跟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