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5抄秦简(2 / 2)

加入书签

她微微蹙眉,心中满是疑惑。按理说,嬴政这般心思缜密之人,理应知晓高渐离与荆轲是挚友,高渐离此番前来,分明就是怀揣着刺杀之心,他怎还把人像随身听似的天天搁在身边?莫不是真以为自己能以德报怨,还是说惜才惜到了如此地步?

嬴政听闻此言,也微微蹙起眉头,思索片刻后,吩咐道:“派太医令去看看,再给他多送几床厚实的被子。”

姬瑶愣住,这政哥还真是奇才,身边随时放着个定时炸弹,竟还这般泰然自若。她实在忍不住,好想采访一下他,这滋味究竟如何?

待赵高走后,姬瑶弯唇,“没想到陛下待高渐离竟如此关怀备至!”

嬴政侧头看她,这话他听着怎么这么别扭,斜睨她一眼,“朕待你也不差。”

姬瑶嗔他,“我又不是那个意思。”随即,眼波流转,“陛下今日若想听曲,不如我来帮您推荐一位?”

嬴政眉眼上扬,饶有兴致地问:“你来?也行,你和高渐离都是燕人,让朕欣赏一下你的琴技。”

姬瑶快速摇头,“我可比不得高渐离,不过我能给您寻个还不错的乐师。”

午后,有小太监来燕归宫宣帝令,召樊姬去章台宫为陛下弹琴。一头雾水的樊姬抱着琴,跟随小太监往外走去。锦香瞅准时机,拿着一盒糕点,找到樊姬的侍女,将其引到一旁带走。

当章台宫的琴声泠泠响起时,姬瑶正趁着这机会,偷偷潜入樊姬的房间。她小心翼翼地翻看着每个角落,可惜,一番仔细搜寻后,并未找到燕纨的丝毫痕迹。

她又在樊姬写字的几案上翻了翻,仔细看了眼字迹,在一堆尚未捆好的竹简中,悄悄拿走两根。

那边,嬴政一手握拳撑着脑袋,闭眼小憩;这边,在樊姬处翻找完毕的姬瑶,匆匆回到自己屋里。

她将从樊姬那顺走的竹简和布偶上的字迹小心地摆放在一起,十分认真地对比着笔迹。很奇怪,她发现虽然笔迹并非完全一致,但在一些细微的笔法和习惯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姬瑶心中一动,已然感到樊姬很可能与布偶案有关。可转念一想,又觉得理由似乎并不充足,总不能仅仅因为秦军掳了她,导致母子相隔,她便心生怨恨,诅咒嬴政去死吧。

那么,深居简出的她,又是如何得知嬴政生辰的呢?

有些寒凉的夜晚,有一女子,身披黑斗篷,悄悄地从燕归宫溜出去。一路上,她四处张望,生怕被人发现,朝着郑夫人的住处走去。

她到了郑夫人处,找到正在扫地的阿桃,压低声音说道:“是樊姬派我来的,她今日被陛下召去问话,内心惶恐不安,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谈。”

阿桃有些不情愿,但眉眼间也略有焦急之态,问道:“陛下可是问什么了?”

那人摇头,“不知道,你问樊姬吧!”

阿桃左右瞧瞧,反正自从供出阿荷后,她就被赶到了庖厨干下等活,如今也没人管着她了。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下手中的扫帚,跟随那人离开。

待二人走到距燕归宫不远处,便有几名禁军将她们拦下。这时,□□现身,冷冷地下令,“将阿桃带走。”

阿桃还不知所云中,只见那身披黑斗篷的人,缓缓伸出手将帽子摘掉,露出了锦香的脸。

阿桃这才害怕起来,眼神惊恐,嘴唇颤抖着,“你??”

她被带走后,回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