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0遇刺客(2 / 2)

加入书签

两人并肩走在路上,姬瑶侧首看他,“陛下可曾听过,当年齐国稷下学宫三千学子论道时,是何等的盛况?”

嬴政步伐未停,嘴角勾起一抹冷嗤道:“诸子百家,各执一词,不过徒增纷乱罢了。朕要的,是万众归一、百家臣服,而不是任由他们聒噪不休,悖逆秦律。”

姬瑶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披风,“可正是这‘纷乱’,才让齐国文化冠绝六国。邹衍谈天说地,荀况言礼,慎到论势...不同的文化思想激烈碰撞,各自构建独特的价值观,影响着天下各国的局势,对文化交流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今日陛下却要焚书??”

嬴政骤然打断她的话,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想说朕焚书是愚行?”

姬瑶迎上他的视线,毫不畏惧,“我是想说,焚书非但不能统一思想,反而会激化六国遗民对陛下的仇恨。”

嬴政眯起双眼,微微侧过头,他不懂,明明这个女子刚刚看到了儒生们的嘴脸,为何还向着他们说话?

他声音低沉:“你方才也听到了,他们是如何地恨朕,恨秦国。朕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天下,帮助他们统一货币、文化、经济,可他们呢?不思感恩,反而咒骂,妄图动摇我大秦统治根基。”

姬瑶沉口气,语气平静却锋利,“或许,几千年后的学子们会铭记您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功绩,却也会骂您焚书的愚行。单从焚书令一事来看,他们不会认为陛下在统一思想,只会觉得是您要灭绝他们的文化根基。”

嬴政冷笑一声,笑声中满是嘲讽:“迂腐之论,留之何用?不过是一群腐儒的妄言。”

姬瑶不慌不忙,继续说道:“商周之礼、春秋之义,甚至陛下推崇备至的《韩非子》,若无儒生传抄,后世又怎会知晓?那些竹简里不仅有迂腐之论,还有大禹治水的疏导之法,有管仲的平衡之道。若尽数焚毁...与堵住天下所有关隘何异?”

嬴政神色微动,“...你倒是会诡辩,巧舌如簧。”

姬瑶趁势上前一步,目光灼灼,说:“杀他们容易,可如此一来,天下士人必将视秦为暴政。陛下求才若渴,难道真要寒尽天下人之心?”

嬴政骤然逼近,高大的身影如同一座山岳,将姬瑶完全笼罩在阴影之中,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姬瑶,就凭这番话,朕就能治你诽谤之罪?”

姬瑶直视他,大声说道:“陛下英明,定不会如周厉王般压制言论。”

“你竟敢拿朕比他?”嬴政怒意翻涌。

姬瑶听出他语气中的气愤,心中一紧,赶忙解释,“他...自然无法与您比较,他连您的一根头发丝都不如,你们之间有着云泥之别...我就是那么一说,别生气哈!”

嬴政凝视她,眼神复杂难测,随后绕过她,迈出数步,突然问道:“若你是秦王,当如何处置?”

姬瑶睫毛轻颤,心跳陡然加快,心中满是震惊。他竟将如此僭越的问题抛给自己了?她要说出心里话吗?沉吟片刻,她终是开口,“焚书可缓,坑儒可免。”

“...说下去。”

“可以将六国典籍收归咸阳,由博士官精心整理,去芜存菁;允许儒生辩论的必须在秦法框架内,将顽固不化者发配边关修长城,起到惩戒作用,又能利用他们识字之能教化戍卒。”

嬴政忽然低笑一声,笑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冷冽,“你倒是比李斯敢说。”下一瞬,他语气转冷,“可朕为何要听你的?”

姬瑶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因为陛下并不是他们口中的暴虐之君。陛下已经很厉害了,深知六国文字殊异则诏令难达,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