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焚诗书(2 / 2)
姬瑶快速摇头。
嬴政“啪”地放下银箸,眸色阴沉,“郡县制推行受阻,皆是这帮酸腐儒生拿着所谓的《诗》《书》圣贤之道横加阻挠,煽动叛乱。丞相为了统一思想,提议焚书,结果朝堂上的儒生竟敢当廷抗辩,就连外面那个逆子,竟也说如此会失天下人心。”他怒极反笑,嗓音低沉而危险,“懦弱!都是被淳于越那老匹夫教坏了!”
姬瑶眨眨眼,心里默默吐槽:到底是自己儿子,不顺心意了,都是老师教得不好,唉,中国式家长啊!
嬴政瞥一眼姬瑶,“怎么不说话了,不是要求情吗?”
姬瑶回神,她有些忐忑,这个时候的祖龙怕是沾火就着,她可不能火上浇油不要小命。
她立刻正襟危坐,义正言辞道:“求什么情?陛下做得对!有道是君臣父子,君上被诽谤,臣子怎么能落井下石呢?他这人啊就是心软爱纳谏,别人不理解陛下就算了,他当儿子的还参不透,正好外面寒风醒脑,活该他挨冻罚跪。”
嬴政眯着眼看她,姬瑶有些尴尬,她也觉得好像说过火了,是不是演得太浮夸了?
幸好此时宫人端来热羹,战战兢兢道:“陛下,这是庖厨新呈的羹汤......”放下碗后,逃也似地退下。
宫人刚走到门口处,嬴政忽然沉声道:“站住。”
姬瑶屏住呼吸,心想:该不会连送饭的也要罚吧?
却听嬴政冷声道:“让长公子回去。”
姬瑶偷偷看他,心里暗笑:看吧,谁说秦始皇不爱扶苏,这不也心疼吗?
见嬴政气到吃不下饭,姬瑶思忖一番,鼓起勇气说:“陛下统一疆域,让百姓免受流窜战乱之苦,实乃万世之功。秦国铁骑攻入六国,却没有屠戮百姓,足见陛下一片仁慈宽容之心?陛下胸襟宽阔,如今不过是一些迂腐之徒出来叫嚣,何必焚尽天下之书?”
嬴政眸色森寒,紧着脸庞,“仁慈?宽容?朕看是朕太过宽仁,才让这些腐儒敢在朕的眼皮底下放肆!别忘了,郡县制你也曾献策,若天下人只知《秦记》,谁还能说郡县制不合理?还是说??”他嗓音骤冷,“你也觉得那些腐儒说得对?”
见到如此的嬴政,姬瑶是从心底感到害怕的。她指尖微颤,强迫自己镇定,斟酌道:“我不是认为他们说得对,我只是想说,反对郡县制的人,不见得都是儒生,更不见得就和那些书籍有关。《墨子》的机关术、《孙子》的军事谋略,《鬼谷子》的纵横之术,哪一本都对今日的秦国至关重要,儒家虽迂腐,但其中减轻徭役赋税之策,确实利国利民,怎可付之一炬。”
嬴政冷笑一声,倏然倾身,“哦?那依你之见,朕该留着这些谤书,任那些儒生整日‘暴秦’‘苛政’地叫嚣?”突地,他修长的手指捏住姬瑶下颚,嗓音低沉而危险,“还是说...你也觉得朕是商纣之君?”
姬瑶感到呼吸一窒,急声道:“自然不是!那些迂腐之见该禁,但书简何辜?陛下可曾想过,当年商君变法时,旧贵族的《诗》《书》不也骂他是‘酷吏’?可后世谁不赞颂商君之法?”她直视嬴政,壮着胆子继续道,“焚书看似堵住悠悠众口,实则会逼得天下士人将怨愤转移至暗处,万一六国遗民借陛下‘毁文灭道’之名号召反秦,岂不是让真正的逆贼有了可乘之机?”
嬴政扣住她下颚的手,狠狠地将她撇向一边,姬瑶顺势倒下。怒道:“你倒是和他心意相通,如此在乎那帮腐儒之语。你不想想,语从何来?都是读了那些什么‘民之无良,相怨一方’,‘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等邪书,竟敢诅咒朕,那朕就将这些东西全部焚烧,一个字都不许留。”
姬瑶瑟瑟坐起,“诗无达诂,他们曲解诗意固然该罚,但若因此焚尽《诗》《书》典籍,反倒坐实了‘暴秦惧谤’之名,书籍而已,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日这些儒生骂您,史书尚可记载您容忍诤言的胸襟,倘若赶尽杀绝,后世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