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听雨其四(2 / 2)
薛韫知想起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感到一阵不合时宜的同病相怜。
回洛京后,暂居苏寻雁家。她本想投奔白千雪,无奈白千雪正在筹备和陆?的婚事,去拜访时也没能说上几句话。
期间,薛韫知走白吟山的门路谋得一个永州督粮道的职位,自此成了景朝的第一位女官。
此事并非从一开始就闹得腥风血雨。最初甚至,无人在意。
自丞相府的偏居而出,薛韫知前往衙门领取自己的腰牌和文契。那坐帐房里点帐的小吏也敢瞄她一眼,似是看她疯了。
管事差役来了。他是知道永州薛氏可不能得罪,按白吟山的吩咐办了事。
至木已成舟,她才向父亲坦白,然后径自回了卧房。这屋里很久没住过人了,床角都生了蛛网。薛韫知正打扫时,薛行月悄悄在门口候着,许久才敲响门。
“直接进来就行。有事吗?”薛韫知直起腰。
薛行月坐在长凳上,和她闲扯几句家常话。薛韫知的这两个堂姐,薛信竹作为家中长姐,聪慧善言,薛行月却更沉默,仿佛没什么存在感,薛韫知也不敢说多了解她。
“永州督粮道可不是小官,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但不便告诉她。薛韫知有些不耐烦,还以为薛行月是长辈派来问询她的,正要打发走,只听薛行月道:
“乐文,我真佩服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了,还总能办成。”
不是这样的。薛韫知心底有个微弱的声音。但能听人夸奖自己,总归很是受用,便也笑着应了。
薛行月道:“我方才和母亲商量,阿姐还没成亲,我也不急,可以先把这门亲事退了。”
薛韫知吃惊:“怎么反悔了?”她听人说,连请帖都送出了一堆,苏寻雁都收着了。
薛行月垂目,低声道:“母亲从前和我讲的道理,是薛家这一代无子、只好靠女儿亲事传承,以助长家业。我听着也有些道理。阿姐已有了心上人,我没有,自不愿她受委屈......”
“但你好像让我看到了另一条路。”
薛韫知道:“你不用解释了,退亲又什么大不了的,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以后少替别人着想。叔父那里不同意,我去替你说。”
薛行月半是感激半是诧异地看着她。“乐文,你长大了,也变了好多。”
薛韫知一愣。前几日,苏寻雁也是这样说的。
她陪着堂姐去见父母,最后一路闹到薛家祠堂。其实薛行月的父母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本无意逼婚女儿,只是薛行月一直推到最后才变卦,谁都不好收场。他们怪着姐妹俩的任性。
“任性?我讨厌这个词,以后不许在家里说。”薛韫知冷笑着反驳,“那是你们给意图逃脱掌控之人强加的说辞。舒君为什么不敢提?还不是你们从小就这样教她,让她以为自己没有路可走,然后你们再利用她的善良和无知,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薛旭道:“乐文,怎么跟长辈说话么!”
薛永口不择言地说了重话,大抵是薛韫知如此离经叛道,到底是从小没娘养。瞬间在场所有人都噤了声,气氛跌入冰里。薛韫知却不怒反笑。
“洛京世族常年盘踞京师,彼此连根错节、趋炎附势,还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景朝立国以来,削苛税以安黎民,兴学馆而整教化。自蓟侯创办了鹤峰书院招收女弟子,天下士人的女儿自开蒙起便与男儿一视同仁。舒君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绝胜,便是入朝做个宰相的副手,我觉得她也能胜任。是你们一直固步自封地认为家中无子,便只能依靠联姻、依靠未来的女婿。”
“可景朝从无女子为官的先例......”
“在你们那个年代,女子不还是不许上学的?”
说服自家人,虽费一番口舌,终归是摆平了。夜里薛旭命人给她送了加餐。薛韫知一惊,她还以为会与家里彻底闹翻,准备去苏寻雁家躲一阵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