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4发酵(2 / 2)

加入书签

三国鼎立之势,若一方倒下,剩下的两方定会出手,争夺这块肥肉。忠勇伯这话倒也没说错。外忧内患,令人难以安心。

文阁老抚须沉默,似是默认了此事。

公主们这才意识到:今日并不止是悼念父皇,竟还牵连上储君之事。见霍寒漪眉间隐隐有发怒之势,霍时月隐晦地拉住她的袖子,微微摇头。

霍寒漪眼底微暗,终是将话咽了回去。父皇已逝,太子未归,可九皇妹明明也失踪在外,却无人提到她。

忠勇伯又道:“如今情势特殊,不如先立代储君,寻到太子之后,自一切便有所解。”

众人迟疑地互相看看。

代储君倒不算凭空捏造,前朝也设定过此职位。当时皇帝和太子同时中了奇毒危在旦夕,朝中不得已选出一位皇子作为代储君暂处理国事。

寻得解药后,二人康复,代储君功成身退,也成了一段佳话记录在史册中。

放在今日,倒是也算符合。

只是,皇子这么多,由谁当代储君呢?

见朝臣的目光放在霍元御、霍元庆和霍元熠身上,霍元展心里的嫉恨如同遮天蔽日的巨树,深深地扎根在地底。

代储君……为何不能是他?

在旁人眼中,他不像高高在上的皇子,却像是霍元庆身边的一个随从。国子监里,他忍着屈辱讨好霍元庆和霍元封,任由二人对他冷嘲热讽。

他母妃位份低微,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永寿宫低头,却绝了他望向那个位子的幻想,他不甘心!

礼部侍郎金岳道:“臣以为忠勇伯言之有理。依微臣之见,立嫡立长,太子未归,自是由大皇子继代储君。”

立刻便有附和声传来。

金岳心中得意,他出言自是经过思考的。大皇子是上峰章裕的外孙,此举不仅向大皇子投诚,又能在上峰面前讨个好。

实在一举两得。

况且,他所言本身也无甚问题,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与金岳想法相同的不在少数。众人眼神一转,齐齐看向章裕。不论从何角度,章尚书定是要推大皇子的。

但二皇子那边,却有镇国将军吴蒙坐镇,今日应该就是这二人相争了。

彭勇冷哼一声,斜睨着金岳道:“臣是粗人,不懂什么嫡长之序,臣以为,二皇子更适合做代储君。”

金岳眉头一皱,正要出言反驳,但见彭勇身后的武将们齐齐摸着配刀,他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随后,又有朝臣出言表示四皇子才能出色,可担任代储君。

被提及到的霍元熠长眉微皱,似是因为被注意到有些不耐。霍元展阴沉地看着吵得不可开交的朝臣,一口牙几乎都要咬碎。

他拼尽全力想要的,却是别人不屑一顾的。

无常殿像是忽然变成了朝堂,朝臣们各执一言,谁也不服谁。而话题中心的霍元御和霍元庆二人皆是面色平静,看不出内心所思。

吴蒙忽然开口:“章尚书觉得如何?”

话毕,众人的目光均落到章裕身上。彭勇不解将军为何多此一问,章裕是大皇子的外祖,自是要支持他的。不管章裕一会儿怎么说,他们这边肯定不认的。

章裕沉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