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八零暴富,赚它一个小目标(2 / 2)

加入书签

他们都知道刘红是从大城市来的,家里都是一些很贵的东西,刘红也很会买东西,所以听刘红这么说,他们也相信了。

几个人都被说服了,有的人称一斤,有的人称半斤。

刘红更是称了三斤,当大家发现刘红一个人就称了三斤,购买的热情就更高了。

亿力一直忙着给大家称松露,明夏则负责给大家装袋,一边装袋一边说:“婶子今天遇到了也是缘分。我们今天带的松露,是整个村子晒了一年才有的存货,后面就没有了,你们看看还有谁需要呀?临近年关了,逢年过节送礼送这个又体面又实用。”

经过明夏这么一提醒,大家又想到了过年送礼,正愁送什么呢。小姑娘说得对,这可是紧俏货,有两三个人当即下了决断:“那再给我来两斤。”

这一下就卖出了10多斤,刘红也又称了三斤。

比刘红买的多的是大婶,因为明夏对她承诺,只要她帮忙拉来客人就卖给她十块钱一斤,这一下就激发了大姐的购物热情。

她自己就买了5斤,还悄摸摸地把钱塞给明夏,冲明夏眨眨眼,彼此心照不宣,明夏也快速将钱塞进口袋,大家都忙着选菌子没注意到这边。

明夏也不觉得大婶占便宜,大婶是付出了劳动的。

买东西都有从众心理,围的人越多越好奇,现在,六七个人围在这里买菌子,还不时地嚷嚷着给我再来一斤,愣是有了一种赶早市的架势。

这样的鼎沸热闹,也吸引了路过的群众和家属院里的其他人。

新来的人问了价格,第一反应就是皱眉要走,然后就被其他人劝住,并且向他输出了一通四舍五入不要钱的理论,有好几个人就被说服了。

“我跟你讲这个松露可是个金贵东西,咬咬牙买上一斤,送礼还是自己吃都倍儿有面子,而且干货还易保存,这个价钱还是我们讲了好半天价才讲出来的,以后就没这个价了,而且就这点儿了,你要是再不要就没了。”

再不买就没了,价钱仅有仅此一次,无论放在哪个时代,这两句话在买卖里都是必杀技。

于是路过的人也纷纷掏钱买菌子,还不到两个小时就又卖出了三四十斤。

一通热闹过后,人群闹哄哄的提着菌子回家,明夏的菌子也卖得差不多了,她掂量掂量剩下的松露,打算实施下一步计划。

目前大概卖了有七十来斤松露,除了大婶以十块钱一斤的价格买了五斤,其余的六十五斤,都是以二十块钱卖出去的。

算下来这一波,松露总共卖了一千三百五十块,明夏计算完钱,旁边的亿力仍处于震惊之中:“明夏,这是真的吗?不到一天就卖了这么多钱?”

一千三百五十块,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