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被消费一生的小可怜(1 / 2)

加入书签

虽然现在她和儿子住在明夏家,但到底不是自己的家,红姐总觉得不好意思。

此刻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谁不想每天在属于自己的明亮房间里醒来呢。

明夏接着说:“你不是说还有几个在医院认识的朋友也需要找房子吗?让他们也来吧。”

明夏说完,让红姐去联系她的朋友,可以尽快搬进来。

红姐欢天喜地的出门了,她做事向来麻利,又风风火火这会更是加快了步伐。

系统不忘吹彩虹屁:宿主你真的是太好心了,这样真好,像红姐他们这些有困难的人就可以入住温暖公寓了。

明夏一如既往的没理它,但是却放松下来。

红姐理解的那么大一段煽情的话,明夏不知道,她想的很简单,很多人在困难的时候需要的只是一根稻草,而有了这根稻草,就能有一点点力量过下去。

而有的时候,这一点点力量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明夏不是一个博爱的人,但是她十分愿意拉一把像原主这样的人,只需要拉一把,就能活下来的人。

因为明夏让红姐现在就可以下班以便她快速联系朋友,她一秒也没耽误就往医院赶。

有一句话说,去了医院你才知道什么是现实。

自从儿子生了病需要住院后,红姐才知道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和疾病做抗争,每天打不完的针,吃不完的药。

每次看着那些小孩子瘦瘦弱弱的胳膊上有无数个针头,明明已经十几岁了却看着比同龄人小好几岁,红姐就觉得很难受。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因为扎了太多针,左边胳膊已经扎不上了,又在右边胳膊扎,小女孩全程都很乖,抱着她的亲人眼眶里有泪,小护士急得满头大汗,最后终于扎上了,小女孩还说了一声谢谢姐姐。

那些孩子啊,哪一个都让人心疼,明明是可以玩耍的年纪,却每天都要在医院里打针吃药。

有时候碰到孩子离开,红姐的心都要碎了,要难受个好几个月。

孩子苦,家长更苦,一面要担心孩子的身体,一面自己熬着。

很多人都是从其他地方到沪市求医的。

他们辗转几千里,有的不会用手机挂号,光是排号等号就要花好几天的时间,很多都是在医院附近等着,一大早就开始排队。

看病的人这么多,能住上院的都算是幸运的。

有的病花费又大,好的东西也都是紧着孩子吃,大人都是在床边凑活着熬着。

但也不能总是在医院,人漂泊在外本来就千难万难,出门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因为舍不得花钱,这些家长不说住酒店了,就连一间好一点的房子也租不起,很多人都是挤一间房,睡一个大通铺。

有的合伙租一个小房间,有人在医院陪床,不陪床的就过去轮流着睡。

以前红姐自己住的地方也不好,在一个老小区,五楼没有电梯。

儿子需要去医院的时候,因为身体弱,上楼没有力气,通常都是上一层楼要歇好一阵子。

红姐看着儿子咬牙坚持的样子,好多次都落下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