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商场需要智取!(2 / 2)
善财难舍!能少赔一点,就少损失一点。
九姑娘没有当着大家面拉开行李箱,看到黄金双眼红,她们两个弱女子,可挡不住眼前这些彪形大汉。
把外面守着的白鹤叫进来,让他把这个箱子送上越野车。
九姑娘和K教授又聊了几句,才离开仓库,准备去福临门去食夜宵。
日日鲜生鲜超市的超级订单,在海鲜市场内都传开了。
蔡继有的小儿子,发顺海鲜行的总经理蔡凯盛,嘴里叼着烟,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盯着自己的几名会计,正在核算成本。
自从日日鲜生鲜超市出现后,发顺海鲜行的生意就每况日下,日日鲜每天都在打促销,只要库存数量大,就搞促销。
其实日日鲜的促销折扣并不大,只是比市价低个半成而已,可消费者就吃这一套,海鲜新鲜,价格便宜,还有免费的海鲜处理。
最主要的事是,日日鲜生鲜超市内有积分代金券,一次一给,不用累积,下次购买海鲜的时候,能直接使用。
并且零钱直接可以免,还有小票单据,如果海鲜不新鲜,可以免费退换。
这一套组合拳搞下来,其他海鲜行的生意,全都一落千丈。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日日鲜生鲜超市的老细,有江湖背景,直接搞出海鲜大拼盘,水果拼盘,做好之后,直接冷藏车送货。
日日鲜还搞了一批明档冷鲜柜,免费送给欢场,用来保存水果拼盘,海鲜拼盘。
随便放几个生蚝,切几片北极贝,三文鱼,放到冰盘上,就能卖到三百八十八。
都是同行,蔡凯盛当然知道海鲜拼盘的成本价,他也想着模仿日日鲜搞出的花样,制作属于发顺海鲜行的海鲜拼盘,去开发欢场客户。
但欢场的老细们,全都不买账,他找了相熟的江湖中人才了解到,日日鲜已经跟这些欢场老细们谈好了,欢场老细们拿一份,睇场的古惑仔们拿一份,剩下的才是日日鲜。
日日鲜也只赚百分之五的利润而已,为的就是走账。
可日日鲜现在已经十多家的生鲜超市,所有繁华的居民区,都是日日鲜的身影,明码标价,海鲜还允许滤水去重,师奶们都会去生鲜超市买菜,买水果。
店越来越多,销售额也越来越多,要的货也越来越多,货越多,海鲜的进货价就越便宜。
况且扑街的靓仔胜,他还有十多家寿司店,五家日料自助,十多家居酒屋。
光是这些店铺,一个月就能销售出几十吨的顶级海鲜。
发顺今年的账,是亏本的,这还多亏潮汕商会的叔叔伯伯们,看在跟蔡家多年交情上,搞了一波集体采购。
但蔡凯盛也欠出一大堆人情,还不清楚该如何还!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交账,如此大的亏损,他也不清楚该如何跟老豆交代,上面哥姐,一位是负责地产公司,一位负责物业公司,生意全都蒸蒸日上,喜报连连。
只有自己掌管蔡家起家的发顺海鲜行,搞到亏本,老豆肯定会看自己不顺眼,这个新年,自己肯定不得安宁。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吃下日日鲜的大订单。
“盛少,已经算出来了,如果吃下这笔订单,我们公司今天的账,就全都平了!甚至盈利会超过前两年的总和!”
会计算完利润之后,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兴奋地说道。
“有没有搞错,这种大订单,肯定不会只给一家的,能捞到一半,我已经谢天谢地了。”
听到手下会计们的汇报,蔡凯盛才回过神来,苦笑一声,让手下们不要逗自己了,这种大单,不是一家能吃下的。
“盛少,如果是公开报价,我们发顺的确没有优势,现在还有不到三十天就到新年促销,我们的海鲜,都是曼谷货。”
“下单,签合约,付首款,最少需要一个星期。”
“况且我们贸然下单,肯定会抢南洋的份额,搞不好曼谷方面会加价。”
“但要是我们改变策略,只吃单项,那就问题不大。”
“日日鲜这批货,已经涵盖了大部分高档海鲜,我看了库存单,发现我们发顺海鲜行内有一部分货。”
“这是公司应对这个春节促销,做的库存准备。”
“但盛少,现在发顺跟日日鲜拼,根本就是以卵击石,发顺的门店少,档口面积也小,不如直接放弃鲜货,主卖南北干货。”
“全都吃下,肯定是不可能,但比如说,龙虾,网鲍这两项,这两项的利润是最高的,我们的货,早就到香江了,全都放在近海的养殖池中饲养。”
“二十吨龙虾,如果我们分批供应,保证没有问题。”
“再者说,香江没人吃新鲜网鲍,大家都是吃糖心鲍,也就是干鲍。”
“日日鲜要网鲍,肯定是要做小菜,供应欢场和居酒屋,日料自助,肯定不会是公开卖给市民们,他们也不会腌糖心鲍。”
“盆菜中用鲍鱼,大多用三十头鲍,讨个口头彩而已!”
“但这种小鲍鱼,根本卖不上价,利润还薄,日日鲜很少卖,每一次卖,也都是全市场最低价,赚够运费,人工费之后,就大甩卖。”
“我调查了很久,每周都去日日鲜生鲜超市,我发现日日鲜现在缺少顶级干货,而日日鲜生鲜超市是承包制,但又跟其他承包制不同。”
“店主是承包,也是法律文件上的店主,但不是运营人,日日鲜是集团运营,统一标准,一家店有果汁,那就家家店都有果汁。”
“一家店有虾丸,鱼丸,每家店都有虾丸、鱼丸。”
“承包店主只负责每月去律师楼,会计楼签字,收支票”
“咚咚咚”
“陈哥,今天不是商业调研,但我对你讲的很感兴趣,形成一份报告给我,我去讲给我老豆听,不过陈哥您一心为了公司,值得鼓励,年底加你一个月的薪水当奖金。”
“先说我们要如何行动!”
蔡凯盛用力地敲了敲实木办公桌,让对面的副经理陈哥进入正题,不要长篇大论。
“多谢,盛少!多谢,盛少!”
“我的打法很简单,抓住这波春节促销。”
“龙虾,鲍鱼,公司放弃售卖,从零售转为供货商,反正日日鲜的海鲜,在大家心中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全港最低价,就算是用头撞,也撞不赢的。”
“况且日日鲜背靠公交站点广告,小巴车广告,我们根本打不赢。”
“与其竞争,不如共赢。”
“我们只在运价上加百分之八的利润,就能胜过其他竞争者,能供应如此数量的海鲜,香江拢共就那么几家。”
“现在温家一直在跟老爷争夺下一任渔业协会副会长的职位,如果我们把靓仔胜拉到我们这边来,老爷一定会很开心。”
“况且光是龙虾和网鲍这两项,就能让业绩好看,但真正让发顺起死回生的办法,是跟日日鲜合作,售卖南北干货。”
“发顺往后不做零售商,只做供应商,做日日鲜的独家南北干货供应商!”
“至于公司的档口,可以租出去,光是收租金,就够公司赚上一大笔的。”
“盛少,您看如何?”
陈哥一口气把话讲完,然后就闭上嘴,等待着蔡凯盛的开口。
陈哥不光是潮汕同乡,还是老家人,陈家两代人都跟着蔡家打拼,忠心耿耿。
就算陈哥说的是屁话,蔡凯盛也得装出一副接纳的表情。
不过这次陈哥讲的有理有据,的确很不错,看来自己的奖金没白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