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章 高兴太早了(2 / 2)

加入书签

也就是说,

缓刑犯就相当于脑袋顶上时刻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啥时候,突然,啪就掉下来给你戳个对穿。

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啧啧啧,不亲身经历一遍,那是体会不到个中滋味的。

关键缓刑的时间还贼长,一般会比实刑更长,最起码不会少于实刑。

比如,

实刑两年,缓刑三年,也就是判二缓三。

实刑三年,缓刑五年,这就是判三缓五。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缓刑犯的日子,那是一点都不好过。

现在这些逼样的在这儿沾沾自喜,嘚嘚瑟瑟。

等它们真正体会到,就知道是什么滋味儿了。

......

不得不说,这次的案子,着实能体现出张伟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虽然对手很强大。

案子也很难办。

但是在张伟的努力下,不少被告其实还是赢得了相应减刑的。

比如徐忆雪吧,以它的情节,判个三年有期徒刑那是一点问题没有,不过在张伟的努力下,成功减刑三个月。

千万别小看了这三个月。

说起来好像时间很短。

但如果你身在监狱,你就知道,别说减刑三个月,哪怕只减刑三天,都是天大的惊喜。

不少人的刑期有所减少。

不少人由实刑改判缓刑。

这些,都是张伟的功劳。

林北也是首次真正认识到了张伟的实力。

这老小子,虽然跟罗大状比起来还差得远,但绝对不是小趴菜。

实力相当不错。

就是常常欠缺亿点点运气。

林北都有点心疼这倒霉孩子了。

......

在宣判的过程中,郝春等九人的心跳从始至终就没慢下来过。

就好像老师拿着卷子来宣布成绩,结果全班同学的卷子都发了,唯独没有你的。

就问你,慌不慌?

反正郝春九人是慌得一P。

它们很清楚,宣判结束之后,法官就该料理它们了。

要是有证据,无罪释放。

可若没证据,加刑判决!

毫无疑问,它们是没有证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份份判决书被宣读出来,郝春九人紧张恐慌的情绪,也就越来越强烈。

终于!

宣判结束。

审判庭内的被告人都被法警带下去,签收自己的判决书,然后就按照判决结果进行处理——判了实刑的,跟监狱或者看守所方面接洽移送,判了缓刑的,联系居住地或者户籍地的司法局过来接收。

很快,

审判庭内,就只剩下了郝春等九个被告人。

宛如待宰的羔羊一般,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