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4不缺少奇迹(2 / 2)

加入书签

那真的是点燃了无数普通和贫困家庭的热情。

在偏远地区,为什么会有很多学生会在分数明明可以选择省外更好的学校时,选择留在省内。

除了因为外省的未知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家庭真的不适合负担学生每年往返的路费。

不要觉得这是个小数字。

对于很多苗疆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如果报考了中原或者东北地区的大学,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要承担高峰期过于溢价的通行费用。

这对于很多需要贫困生补助的孩子而言,真的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多少贫困地区的学生到了外地,只能在放假时选择留校,或者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选择坐上几十个小时的火车。

这些画面都历历在目。

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偏远地区,课业任务相对较轻,且没有什么补习班要上的孩子而言,如果学校方面能够提供训练过程中的开销,那么大多数家长的积极性都不会太低。

然后就更不用说最近有传言,说有电子产品企业预备入局,并准备给所有打入高校联赛正赛的学生,发放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大学生开学两件套了。

这对于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而言,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和动力。

尤其是那个已经确定的机票赞助,虽然苏锦葵提出这条规则的时候,只不过是当时正好接到了航空公司的合作邀请。

说想要成为高中生联赛,以及长白山驿传选手集体出行的承包公司。

然后苏锦葵也刚好想要顺带弥补一下前段时间,因为高中生联赛和大学生长白山驿传的各省本地户籍限制,而造成的外地体育生流失。

虽然她本人觉得这些事情无关痛痒,但毕竟都是合作单位,她总归还是要给各地的领导一个面子。

而这个去到外省的机票赞助,就是最好的台阶。

但这对于那些贫困生而言就不单单只是简单的福利而已,而是多了一个选择。

虽然原本高校联赛刚公开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可能为了户籍参与,而放弃去到外省学校的学生。

但这些学生的家境普遍都还不错。

穷文富武这句话,绝对有一定道理。

而对于那些家境相对普通,但又渴望通过各种各样的能力,来改变自身命运的学生,尤其是体育生而言,高校联赛的机制就是给了他们多一种选择的可能。

所以当以苗疆省内为首的一系列三、四线城市开始尝试推广这个项目时,学生们的热情远远超出了学校老师和领导们的想象。

甚至还有很多家长,表示这种免费且有学校兜底的兴趣班,他们不上白不上。

以至于到最后,按照苗疆省对各体育项目学生人数和教练团的规划。

原计划着重发展的几个项目,根本就不够学生们分的。

虽然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内部录取名额。

但在苗疆,省内的名额显然还不足以弥补学生的数量。

尤其是还有很多贫困学生,有可能会因为这一个机会,而不至于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立刻失学。

所以到后来别说什么,项目够不够人数,苗疆省的领导们只恨足球,篮球,排球这样的项目,不能一次派多个队上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