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驿传二(1 / 2)
偌大的奥体中心内,所有在现场报道的运动员都一脸的严肃。
虽然在东煌,很多校园的集体活动,都免不了一些有关"自愿参与"的限制。
但在驿传赛,这种变相马拉松的赛场上,能够坚持到现在的人,基本都是自愿在为了队伍所有人共同的目标在努力。
全长360公里的马拉松接力,十八个人一组,平均每个人二十公里的跑步指标。
就算最初学校凑人的时候可能有一些类似必须"凑够人"的基本底线,但能够坚持扛到现在的选手,每一个都已经无须再做这方面的讨论。
二十公里的马拉松可不像平日里运动会里平均几百米的赛跑。
这么长的距离,哪怕有人说自己跑不下来,也不会有人对你有多少指责。
但此时此刻既然已经上了这个战场,每一个选手就必须为了自己,也为他们的队友,以及正在屏幕前关注着他们的同学乃至家乡父老的负责。
那一刻直播间的弹幕里虽然充斥着各学校为自家代表呐喊的鼓舞。
但作为同一省份出身的老乡。
他们虽然希望自家学校夺魁,但也还是愿意看到自己的故乡,出现一个有望冲击更高名次的潜力股。
毕竟等到选拔赛结束后,所有在各省选拔赛中获胜的学校,还要再一起经历一轮各省之间的争夺。
三十四个省一起参选,最后只有排名前二十的省份,能够一起出战作为决赛的长白山驿传。
抛开别的不提,就单说这一次东煌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全部派人出赛这件事,就足以看得出上面的重视。
然后就更不用说这中间还涉及到那些,能够帮助老家农民,推广助农增收的公益项目。
在这样的模式下,自家学校出现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指标,肯定还是希望有哪个学校,可以确保将自家省份的代表队,送进最后的长白山驿传。
而且不要忘了,按照各省间参与高校数量的不同,有一些省份也将拥有不止一个作为省代表参赛的名额。
届时若是有哪个省份,一家就占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长白山驿传参赛名额。
那肯定是其他落选身份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因此当发令枪响,现场所有参与第一组选拔测试运动员,以学校为单位排成8列纵队冲出起点时。
所有白龙江省人,都在期待着一支能够作为省代表的黑马出现。
他们期待着自家也能够成为最终争夺总冠军的种子选手。
而与此同时在现场观众席上观战的其他运动员,也在紧张地看着场上这些竞争对手的发挥。
主持人:【苏医生,你觉得我们白龙江省这一次的参赛选手质量如何。】
"这个我目前还不好评价,毕竟马拉松的超长战线,这里本就是一种随时都可能,有各种意外发生的“战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