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四十七章 远行(2 / 2)
水路虽然花费的时间比陆路多,但是整体而言舒适,且大雍朝开辟诸多水上路线,水路发达。
李安意本人难以适应长时间乘坐马车,而且长途跋涉的陆路需要会武功的护卫保护,她没有让陌生人随行的打算。
从盛京春明门出发后大致路线是沿官道东行,途经华州、潼关至洛阳,此路程大约800里,皆走官道,耗时十多天,夜晚在驿站休整。
大雍朝官道由朝廷出资修建,以都城盛京为中心延伸至各次级主干道,道路用青石板或者鹅卵石铺成,整洁、平坦。两旁种有绿树,人们可以通过树判断方向。路上还有堠和指示牌。总体来说还是不错。
晨曦微露,河面水雾缭绕,洛阳洛口边已是人声鼎沸、车马骈阗的繁忙景象。数艘大小、形状各样的船停泊在河边,船身随着水波晃动。
人群如织,岸上高大、皮肤黝黑的船工熟稔的解开缰绳准备启航,疲惫的搬工卸下重物穿梭在行人间。机灵的小贩背上商品在人群里叫卖,竹筐内的包子热气腾腾。
一名面容平凡的男子拦下小贩买了几个肉包后转身小跑递给头戴帷帽、身姿纤细的素衣女子。
女子未接淡淡道:“给桃芝。”
被肉包香味馋得流口水的桃芝咽了咽口水,感激说:“谢谢娘子。”她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成人拳头大小的肉包。
“娘子,还要半个时辰开船,行李已拜托船夫搬至舱室,我们可以登船了。”
李安意点头随李轩上官船。
半个时辰后,摇撸声盖过洛口的吆喝声,合着船驶离岸口。
这趟船来往于盛京与扬州之间,自洛阳洛口启航,沿通济渠向东南航行,经汴州、宋州、宿州,楚州,此段水路宽阔、船只密集、两岸多见杨柳依依,夜间会停泊采买物资。至楚州后,转入邗沟,经高邮、邵伯等湖泽,终抵达扬州。此段水流平缓,然而夏季有时多雨多风多浪,河水泛滥。
整段旅途遇水寇的概率较小,算是安全。
官船内部宽敞舒适,为不引人注意,李安意购买两间中等大小的房间,她和桃芝一间,李轩一间。
顺风行了几日,抵达漕运枢纽??汴州,桃芝和李轩趁官船停泊码头急忙下船请大夫。
从未晕过船的李安意破天荒晕船,人终日晕乎乎的,只能躺在床上休息,连吃饭都是桃芝端来放在案几上,可惜船里提供的饭菜粗糙、干涩。李安意吃几口吐几口,瘦得下巴尖了。
李轩和桃芝急得团团转,然而官船未到达停泊点是不会停,两人看着面色苍白、消瘦的女子干着急。船一靠岸边分头行动,一人请大夫,一人采买。
大夫被心急如焚的李轩推着上船看病,一番望闻问切,唰唰地开药。
李轩又拉着大夫离开,心急火燎地去买药,船仅停留两个时辰,要抓紧时间。
码头上的搬工卸完货,官船又扬帆启航,水面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
吃完药李安意出了一身汗,人也精神许多,下床走动一会,喝些热腾腾的白粥。半个时辰后,又舒眉睡过去。
桃芝轻手轻脚熄灯离开。
事实上李安意生病不仅仅是晕船的原因,原身和她并非是晕船的体质,之所以严重到卧床,是自穿越以来一直压抑的情绪猛然爆发,而引起爆发的源头是疏忽的桃芝意外察觉的香袋。
香袋上绣着清晰的安安二字,安安是原身的小名。
李安意没有小名,父母和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