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章 领导开大会,钱进再露脸(2 / 2)

加入书签

于是他决定帮朋友一把。

怎么帮呢?

他努力挤出一点笑容,带着安抚的语气,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齐局您先消消气,消消气。”

“这、这翻译工作的确技术含量极高,专业术语太新太陌生,不光是外事处的同志们工作干的不好,我们局里这几位骨干熬了几个通宵……”

他看了一眼手下那几位缩着脖子的专家,语气更加委婉了些,

“这样各位看看行不行?资料我们先带回去,让他们再找,呃,找找相关专业的老牌专家琢磨琢磨?”

“这次要求他们务必翻精翻细!保证下次开会拿出来的是能读通的东西!”

这个提议看似退了一步,实则像在炽热的炭火上浇了一盆无形的冷水。

省供销总社这边的几位主要领导互相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的意味复杂莫名。

有对韩茂林的感激,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这种低水平问题绊住脚步、有劲儿使不出的憋屈和羞愤。

这么一拖,选品进度至少又要耽搁小半个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即。

国家在经济方面改革在即。

这点他们这些高级干部都已经接到风声了,所以他们明白自己现在进行的这份工作的紧迫性。

齐酉阳显然不认可这个方案。

他不说话,低着头一个劲抽烟。

但偶尔抬头弹烟灰的时候,在座领导们都能看出他的脸色更加难看,腮帮子都紧紧咬住了。

这说明什么?

领导在咬牙切齿了!

就在这时,会议室靠后墙边不起眼的角落里,一直端坐着的海滨市供销总社社长韦斌,像是终于等到了恰当的时机。

他试探的举起手说:“各位领导,我能不能说两句?”

万承风依然在发火。

齐酉阳依然在抽烟。

杨胜仗看着老领导尴尬的举着手,只好疯狂给韩茂林使眼色。

这是今天会议室的三大巨头之一。

韩茂林不能装看不见,只好越俎代庖的说:“噢,韦斌同志要说话?那我们请韦斌同志说几句。”

韦斌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动作沉稳得像一块老木头从水里浮起。

他手里拿着一份外观同样朴素、甚至显得有些过时陈旧的牛皮纸文件袋,说道:

“齐局、万总、韩局、杨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是这么想的。”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除了省外事处,我们单位的外商办也接到了外资商品的翻译工作,并且已经做出了一些成果。”

“所以我想要不然咱们将翻译结果做一个综合参考?或许外事处那几份翻译不佳的商品说明书,我们这边翻译的不错呢。”

韩茂林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对左右说:“对,这个有道理。”

“老万,韦斌同志的提议不错。”

万承风终于停止了发火,他阴沉着脸说:“好吧,老韦你把你那边的翻译结果拿给齐局看看。”

韦斌走到了长条会议桌前,恭敬的递上资料。

随着封绳解开,一股新鲜油墨的气味飘散了出来。

齐酉阳拿出材料翻看起来。

纸很普通,是最常见的那种办公用纸。

但纸面上的字迹却异常清晰、端正。

不同于桌上那份“专家”打印稿的狂乱和术语堆砌的夹生感,韦斌拿出的这份文稿布局疏朗有致,重点分明。

齐酉阳拿到一份,另一份则越过桌子,递给了万承风。

“这是我们海滨市供销总社下属外商办,对同批次部分引进商品技术资料做的翻译初稿,也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他的语气谦逊温和,整个人如同一杯清茶。

齐酉阳不抱希望的戴上老花镜。

镜片后那双因常年批阅文件而布满红丝的锐眼,习惯性地带着审视意味,扫向那些铅字。

刚看第一行,他那紧皱的、刻着深深川字纹的眉心就几不可察地微微耸动了一下。

他的目光飞快地移动着。

那份翻译稿,像是施了魔法。

那些佶屈聱牙的“尼龙粘带”,在纸上变成了清晰明确的“高强度尼龙搭扣”。

原文中混乱模糊的“类似鞋底的厚胶皮”特性描述,变成了:“选用新型氯丁橡胶基材,具有优异的弹性回复及抗疲劳特性”。

那些“具有不让水很快进去也不让****飞快掉下来的效果”之类令人啼笑皆非的天书,则被梳理整合为:

“织物经高效疏水及抗起绒纤维整理工艺处理,具备持久拒水性和优异的抑制纤维脱落性能”。

每一句专业术语,都转化得贴切、流畅、精准、专业,完全符合供销社系统商品流通和管理的语境要求!

读起来不拗口,更没有那种生拉硬拽出来的滑稽感!

仿佛一个精通业务多年的老专家在条理清晰地讲解产品!

齐酉阳脸上的愠怒和烦躁像被海绵吸走了。

他眉头渐渐舒展开,目光越来越专注,手指下意识地在整齐的印刷字行间移动,嘴里无声地默念着。

他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微微地点起了头!

韩茂林注意到了,对万承风说:“老万,你把你那份给我看看。”

万承风不耐烦的说:“你急什么?我还得看呢。”

他此时情绪很复杂。

既有对韦斌半路杀出的惊愕??你一个地方分社凑什么热闹?

也有一丝隐隐的不屑??难不成你手下的人还能比我省里请到的专家还厉害?

但当他看到第一页不到一半时,脸上的所有负面表情都冻结了,取而代之的是骤然亮起的震惊光芒!

他几乎是一把抓过摊在桌面的自己那份“专家稿”,飞快地对照着扫了一眼,再看向韦斌这份的稿子时,眼神已彻底变了??

惊愕、难以置信!

“嚯!好!这个翻译得好啊!”齐酉阳最后几乎是脱口而出这么一句话。

他手指激动地点着一行关于某款高级防风衣的翻译:

“看看,都看看人家是怎么翻译的,运用了突破性微孔膜层压技术,实现高效防水透湿功能!”

“虽然咱不懂什么叫微孔膜层压技术,可看起来、听上去确实是那么回事呀!”

此时,他毫不掩饰脸上的惊喜,声音洪亮,笑容绽放。

“瞧瞧,这叫专业,这才叫翻译!‘微孔膜层压’、‘高效防水透湿’,既说透了原理,又简洁明了。人家供销社门市部、仓库保管员一看就懂,懂门道的人看了也觉得有水平!”万承风也赞叹。

韩茂林更是好奇:“给我一份,你把你手里的资料分我几张呀。”

齐酉阳将自己手里的翻译资料交给他,然后带着由衷的好奇看向韦斌:

“韦斌同志,你们这是请了哪个大学英语系的教授?还是专门找了老工程师出身、又会洋文的专家?这功底!不得了啊!”

省供销总社这边的几位领导也凑过来传阅着那份翻译稿,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逆转。

听了齐酉阳的夸奖,万承风紧锁的眉头早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