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告别群山(2 / 2)

加入书签

钱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他小时候粘知了就已经有专用黏团了,没用面筋粘过知了。

所以刚才见石头递给自己一块,还以为得全用上呢。

想到专用黏团,钱进眼睛一亮。

他说道:“你们等着,我有个城里科学家刚发明的粘知了神器。”

孩童们不知道神器什么意思,一个劲挠头。

钱进飞快找了个屋后没人位置。

粘知了神器是小东西,他脖子上挂的最小金盒便够用。

钱进五个一次的买,几次便买了一些小绿手,这东西粘性很厉害,不管是知了还是蚊虫,只要碰上就别想跑!

他拿去分给孩童们。

孩童们每年夏秋都要粘知了,非常了解工具的重要性。

随着钱进将小绿手交给他们,他们一试这黏性顿时欢喜大叫起来:

“这个好使,快看,这个厉害。”

“比面筋厉害,石头,你把面筋给你奶奶送回去。”

“你们看看把这个粘到杆子头上,咱今天肯定要发财了……”

钱进没让石头送回面筋。

面筋已经没法再做饭吃了,他在孩子们的指导下,重新调整了面筋的大小,选择自己用这个。

“出发!”铁蛋一挥手。

他是这些小伙伴里的头,最喜欢像将军似的发号施令。

孩子们欢呼着朝后山进发,钱进跟在后面,看着他们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可惜没带相机,否则拍下这一幕来,等到21世纪再看一定很叫人感慨。

山路越来越窄,两旁的灌木丛渐渐高过人头。

野草渐密,遮挡住了地上浅浅的山泉溪流。

孩子们习惯了赤脚闯山,尽管山石狰狞,但他们毫不在意,依然兴高采烈地前进。

钱进的解放鞋很快被溪水浸湿了,凉丝丝的很舒服。

“嘘!”走在最前面的铁蛋突然停下,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嘴唇上。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钱进顺着铁蛋指的方向看去,在一棵老槐树的树干上,趴着一只黑褐色的知了,正“吱??吱??”地鸣叫着。

铁蛋蹑手蹑脚地靠近,慢慢举起竹竿。

其他孩子紧张地看着,二妞紧紧攥住钱进的衣角。

竹竿一点点靠近那只毫无察觉的知了,突然,铁蛋手腕一抖,竹竿顶端的小绿手准确无误地粘住了知了的翅膀。

“逮着啦!”孩子们欢呼起来。

小小的少年得意洋洋地把挣扎的知了取下来,放进带来的罐头盒里。

知了在铁皮盒子里扑腾,发出“扑棱扑棱”的响声。

其他人去看小绿手,铁蛋得意洋洋的说:“钱叔说的对,这是粘知了神器,它可神了,其实我刚才就粘了一点知了翅膀,结果这个知了就跑不掉!”

“钱叔,该你了!”二妞推着钱进往前。

树丛里知了叫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指出位置。

钱进学着铁蛋的样子,小心翼翼地举起竹竿,可是手一抖,竹竿碰到了旁边的树枝。

“哗啦”一声,知了受惊飞走了,留下一泡尿。

“哎呀!”孩子们惋惜地叫起来,但毫不在意,反正山里知了多的很。

第三次尝试时,钱进终于成功粘住了一只知了。

当他小心翼翼地把战利品放进罐头盒时,孩子们比自己抓到还要高兴,围着他又蹦又跳。

太阳越升越高,山里开始热起来。

孩子们的罐头盒里已经装了十几只知了,扑腾的声音和吱吱叫声不绝于耳。

铁蛋兴致勃勃的说:“今天有这个粘知了神器,咱使劲抓知了,一定要多多的抓。”

每个孩子都知道,知了回去用盐腌了,再用油一炸,香得很。

西坪人家条件不好,常年舍不得吃肉,于是到了夏秋时节他们找知了猴抓知了,用攒下的油水炸了给孩子解馋,喷香酥脆可口,是山里孩子难得的荤腥。

一群孩童分开,一人一根竹竿,几乎是次次不落空,每次伸出竹竿都有收获。

罐子里塞满了知了。

他们又找纤细坚韧的茅草,用茅草穿过知了绑成一串。

等到竹竿上的小绿手没了粘性,他们已经抓到三四百个的知了。

“咱们去抓小鱼吧!”铁蛋提议道,“钱叔叔不是要吃小鱼吗?”

钱进解释说:“我那是随口说的……”

孩子们不管,又带着转向一条小山涧。

山涧里溪水清澈见底,在石头上溅起朵朵水花。

铁蛋第一个脱掉补丁摞补丁的布鞋,挽起裤腿就下了水。

“老钱快下水,这里凉快!”他龇牙咧嘴地笑着,朝钱进招手。

钱进无奈一笑。

得,关系进展了,从钱主任变钱叔叔又变成老钱了。

其他孩子也纷纷脱鞋下水,有的还干脆把上衣也脱了,光着膀子在水里扑腾。

钱进也学着孩子们的样子,脱下解放鞋,卷起深蓝色涤卡裤子的裤腿,小心翼翼地踩进溪水。

八月的山泉水依然冰凉,激得他打了个哆嗦。

水底的鹅卵石被水流冲刷得圆润光滑,踩上去痒痒的。

“钱叔,看这儿!”二妞指着一处水流较缓的小水洼。

钱进弯腰看去,果然有几条寸把长的小银鱼在水里游弋,阳光下鱼鳞闪闪发亮,像一根根银针。

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这活是他们拿手好戏。

铁蛋和另一个男孩在上游用石头垒起一道临时水坝,二妞带着几个小姑娘在下游张开旧蚊帐改成的网兜。

钱进个子大声势足,被安排在水洼旁,负责惊动鱼群。

“我数到三,“铁蛋压低声音指挥,“一、二、三!”

钱进用手搅动水洼,小鱼受惊,顺流而下,正好钻进二妞她们张开的网兜里。

孩子们欢呼雀跃,七手八脚地把捕获的小鱼放进带来的竹篮里。

竹篮底部垫着湿漉漉的苔藓,小鱼在上面扑腾着,银光闪闪。

“钱叔,你还记得那年大旱吗?”铁蛋突然问道,手上不停地把小鱼从网兜里拣出来,“就是这条小溪,差点干了。”

钱进当然不记得。

他以前没有来过自店公社。

不过他知道前年月州县倒是碰上了台风洪涝。

孩童们记忆也有些混乱了,七嘴八舌说给他听,铁蛋说的干旱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当时三四个月没下雨,山涧几乎断流,当时全村人定量用水,连洗脸都要省着用。

铁蛋颇为自得的向钱进介绍:“那时候我才这么高,天天跟着大人后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