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第5章(2 / 2)

加入书签

秦安喜爱书画,郡主府中收罗许多孤本残本。凡有些名声的书局出的传奇志怪府上也齐全,只是这联珠社远在江南,郡主府负责采买书籍的也难以及时知晓各地新开了什么书局新本,是以符岁还是第一次听说联珠社的名号。

“我看南方的话本子讲得故事与京中也无多少差别,就是用词风物有些不同,瞧着倒也有趣。”说着乔真真抽出一本书,走过来在符岁对面坐下,将手中的书递给符岁。

“这是什么?”符岁接过书好奇地翻着。

“是我同你提过的今次待考学生的文章集。里面有个叫薛光庭的,应该就是王令淑说的薛郎。他的文章我看过,确实不错。”

符岁找到薛光庭那篇大略扫一眼,但见行文严整、用词端肃。

“他考进士?”

“应该吧。”乔真真也不太确定。

符岁把书一合,凑上前悄声问乔真真:“王令淑该不会对薛光庭有意吧?”

乔真真闻言一愣,仔细思考一下说:“王令淑唯爱诗词歌赋、锦绣文章,说不定只是惜才呢?”

“杨适安也有才啊,也没见她惜。”符岁一手托腮,一手拨弄着桌上的琉璃摆件,“王令淑有十六了吧?”

“是十六。”王令淑去岁生辰给乔真真下过帖子,乔真真没去,但是送了生辰礼。

符岁嗤笑一声:“她若真的爱慕薛郎才华,最好祈祷薛郎家境殷实,他们王家嫁女儿可是聘礼价高者得,穷学子怕是成不了河东王氏的东床婿。”

乔真真想起王氏嫁女儿的做派也是摇头,转而问道:“你也将要及笄,婚事宫里就没个说法?”

“要么我看上哪个赐哪个,要么皇帝需要我嫁哪个就嫁哪个。”符岁在宗籍上父亡母不详,自然没有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言。“论起来我们这些人虽然才情品貌各不相同,在婚姻一事都是一样的。”

乔真真只当是符岁发牢骚,,笑着回道:“怎会呢,皇室血脉终归是不一样的。”

“是啊,不一样的是血脉出身,而不是人。那些尚公主的驸马们,那些宗室婿,他们在乎自己娶的是宣城公主还是宜城公主吗?他们娶得是圣人的宠爱,是官场的筹码,倾城之貌也罢,才高八斗也好,都抵不过血脉重要。王令淑那般自傲于自己的才学,她未来的夫郎会在意吗?他们只会在意她的父兄宗族、她的出身、她的嫁妆,管她叫令淑还是令祯,在家中行四还是行五,只要姓河东王就够了。”娶媳如此,择婿亦如此,钱氏就有女嫁给一个无财无貌无官之人,只因那男子出身太原郑氏。校书郎中有妻苛待老母打骂夫郎淫-乱成性,却因妻族势大不敢休弃。高门贵女表面看着一团光鲜,不过就是搭在父兄肩上的花架子,写满了捭阖纵横的污糟。

乔真真闻此言轻轻叹气,乔相已是极开明的长辈,父母也疼爱乔真真,可乔真真交际应酬也要考虑京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乔家的官声,容不得她随心所欲,不禁黯然。一时又想到同为亲王之女的盐山县主夕惕若厉,符岁上无父母庇佑,下无兄弟相扶,孤单单一人暗地里不知吃过多少苦头,顿时悲从中来,握住符岁的手,眼中也泛起些许泪花:“可恨你之艰难我竟无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