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倒计时(1 / 2)
有些时候,人不被逼到一定份儿上,都不会知道竟然有那么大的潜力。
倒计时,还有二十天。
裴雨把日历上原先用红笔画的圈重新描了一遍,又在旁边加了一个感叹号。
比起上周还在拖延的自己,她这几天像突然开窍了似的,一天能看三到五套房,看图、打电话、约看房、跑地铁、评估采光与通勤时间,每一个步骤她都熟练得像刚换了芯片的房产中介。
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果然人一旦被逼到悬崖边,就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图文动态,配图是自己用租房App截图标记的十几个备选小区位置图,评论区里有朋友惊呼她“这效率比转正报告都快”。
她苦笑了一下:谁不想效率高点,只是以前没到“必须快”的时候罢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焦头烂额的时刻。
比如某天她看中了一套房源,价格合适、户型规整、阳台朝南,她已经脑补好入驻后的收纳布局和窗边植物的摆放顺序。结果去看房当天,房东临时改口,说“刚有人先交了定金”。
她站在小区门口,风大,手机热得发烫,天色灰沉沉地压下来,像一块湿毛巾捂在鼻子上。
她差点原地破防。
可转念一想,这已经是自己第十三套错失的房子了,好像也没什么好气馁的了。她回到地铁站,坐在冷冰冰的塑料椅子上,又打开App,照旧点开地图,一点点拖动、缩放、比价。
她的同事前几天退租回老家了,办公室顿时空了一半,更显得屋子冷清。屋角落下的暖光落地灯照着她办公桌上的标签纸,像是时时刻刻在提醒她“你很快也得离开”。
于是她更拼了。
每天上午用空隙时间筛选房源,中午抓紧时间打电话预约看房,下班后直接赶地铁,一天吃饭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她连回微信的频率都下降了,宋行舟也像是察觉到她忙得厉害,只偶尔问一句“今天跑累了吗”“晚上吃饭了吗”,没有多追问。
她挺感激这种“没追问”的。偶尔看着他的对话框发呆,会想到之前他说过的“有套空房你要是真找不到可以先住”,也许那时候她就该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那现在就能在屋里悠哉喝茶不用折腾了。
可她还是嘴硬。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矜持还是别扭,总之就是不太想走得太近。尤其在这种节骨眼上,她实在没有余裕去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不过说到底,她还是记得宋行舟曾推荐过的那一片区域。
“我住的这片其实还行,租金不算高,生活方便,晚上挺安静的。”
他上次说这话的时候,她其实没太当回事。
可某天晚上,她无意间刷到一个新房源,价格刚好在她接受范围内,小区是个十八年左右的老小区,装修简单但干净,阳台超大,最关键的是??图片最后一张露出了不远处那座她有点眼熟的围墙。
她往前翻了翻聊天记录,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宋行舟住的那一片?
她下意识地把房源收藏,又下意识地打开地图确认地址。
离地铁大概八分钟步行,有菜市场、有便利店、有24小时药店,楼下还有一家小饭馆,名字叫“马师傅米粉”,她记得宋行舟发过一张“单位加班晚饭”的米粉图,就是在这儿。
她看着地图,心跳忽然有点不自然地跳了两下。
然后又迅速把地图缩小,假装自己只是路过而已。
那天去看看小区环境是周四晚上,下班时天还飘着毛毛细雨,她带了伞,但最后没撑。她穿了一件浅灰色的风衣,踩着运动鞋,顺着小区的编号一路往里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