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5京中贵女11(1 / 2)

加入书签

卫府毕竟是武官之家,虽不如贾府这般的将门勋贵,却也自有马匹兵仆、器械库藏,是这城中难得尚存秩序的几户人家之一。

虽已经一更天,但是府中如今平安无事,卫若兰披挂出门,跟裴石一同带着府兵护卫往起火的街道去。

火光照天,红焰如怒龙翻卷,隐约间,街坊远处便是理国公府柳家的宅第。

火势已蔓延多时,也不知是因为火情太猛,还是这一路本就人烟稀少,夜色里街头并未见多少人影。

“卫府即进了贼人,也难说这起火之处是否与贼寇有关。”裴石眯眼望去,道:“不如我们在外摸查一番,虽无力灭火,但或许能探查出一二。”

裴石见火光遮天蔽日,而这火势边缘离卫府并不算太远,一路上果真活尸回避火光,他们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卫若兰很是赞同,一行人沿街而行查看虚实。几人绕着火场边缘行进,终于还是遇到几拨仓皇逃出的百姓。

京中动乱的日子他们许是藏匿在家中,今日大火焚宅,只得冒险奔逃。

起初,卫若兰带着府兵,还想救一些人。他出身武门,素怀仁心,存有“士为辅世长民”之志。怎料刚救了两人,裴石便勒马横鞭挡路,冷声阻止了他,甚至就连贾府护卫都只坐于马上,丝毫没有要搭救的意思。

卫若兰见贾府之人见死不救,心中不仅不悦,也不解,当下便要问个明白。

裴石道:“卫公子,此行非剿贼非护城,我们不过是查探火情。你可有把握在活尸口中即保他们平安,又护自己呢?”

卫若兰想起来时一路所杀活尸皆是毫无理性,穷凶极恶的模样,竟无力反驳。

“我家奶奶说了,此行万事以安全为首。”裴石道,“非我夸口,贾府数百口性命全系于我所带这些护卫,若于此折损,岂非叫后日整个荣府百余口人陪葬?”

此刻却无一人出列反驳,卫若兰看他们神色冷峻,策马不动,不由得心头阵阵发苦。

“你我皆非圣贤。”裴石看他一眼,声音更低,“若人人可救,何愁天下不安?但若连自家都守不住,便是再有仁心,也成了空谈。”

“我知道了。”卫若兰想起家中妻子父母,咬咬牙,终究咬牙一扯缰绳,别过脸去,策马领兵往前。

他们绕了一圈,探明火势虽近却难延至卫府,这才转回家门。卫若兰见远处火光映面,仿佛仍在眼前灼烧,怏怏不乐。

他一进门,竟见灯火微暗中湘云仍披衣候在堂中,让卫若兰心中有了些许宽慰。

关了门,卫若兰把途中所见细细说了,叹息道:“他行事虽冷,然不无道理。救人与护己之间,难分轻重。可叹这世道,竟逼人做这等抉择。”

史湘云听卫若兰心中所想,秀眉一蹙,道:“妄他还是出家之人!若天下事难,便不做,那也枉了修行。一人不到绝境,不到急时,又何须人帮?帮人不就是要救急嘛!”

卫若兰怔了怔,却又觉她话里虽激,终究不是无理。

“人家所言不假,这不过是量力而为,忌讳莽撞行事罢了。”卫若兰叹息道,“我只是心头难解,你莫要替我着急了。”

史湘云眼珠子一转,道:“既如此,明儿晨起,我们便派人上街,将流离街坊接入府中暂居,搭棚设锅、分水送饭,虽非及时,但也尽力。如此不叫火中涉险,又不负心中所愿,可否?”

卫若兰闻言一怔,旋即一笑,只觉一身疲惫在她这一句“我们”中尽数化去。

卫府上下对贾府的援手感念于心,但为了安顿街坊,婉拒了随行返府的提议。裴石见状也不多言,他已经完成了主子所托,天擦亮他们便启程回贾府。

晨曦未现,街上偶尔还可见几具尚未退散的活尸晃晃悠悠地游荡着。除此外,整座京城仿佛已成空壳一座,杳无人声。

众人虽连夜未歇,却已习惯日夜颠倒。此时若按往常,正是操练时分,人人反倒精神抖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