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0京中贵女6(1 / 2)

加入书签

朱门高阔,铜鼎燃香,沉香袅袅如雾,廊下石砖清冷如水。

贾兰被引至廊下,脚步踟蹰,心跳如擂鼓。他知道,此去若言辞不慎,不但事没办成,还可能惹祸上身。

府中管事并未陪同入内,只是将他送至中厅的偏房,便不发一言地转身离去,竟未陪同入内。

不多时,房中屏风后一名中年内侍低声唤道:“贾公子,请。”

一听便知久历规矩,不容轻慢。

贾兰整衣拱手,沉吸一口气,随声踏入厅中。

厅内陈设简素,未见浮华,却处处透着威严。高座之上,一人负手而立,眉目俊朗却神情冷淡。

他不过三十余岁,眉目如刀,眼角轻挑,不同于宝玉初见北静王时只见秀美皮囊,贾兰目光一接,只觉那人眼角轻挑,神色凌厉,分明久居权势,早已惯于审人心、御人意。

贾兰立刻下跪,声音不由自主地低了几分:“草民贾兰,叩见王爷。”

北静王瞥了他一眼,只淡淡道:“贾府如今只派得出一个少年,白先生竟也应允你入内,倒也新鲜。”

“王爷见谅。”贾兰伏地不敢抬头,声音略有发颤,“贾府并非轻慢,只是家门不幸,宗亲叔伯早已流离为乱,反害家中老爷太太被闯贼所杀,叔父宝玉……也被歹人掳去。”

他并不是真情流露,只是害怕,越说声音越小,末了几乎成了呢喃。

“如今府中嫡系宗亲……只剩我一人了。”

北静王并不动容,反倒微微冷笑,道:“朝廷已是开恩,看在贾政有女和亲有功,才未降罪,留了宅邸家产给你们过日。如今落得这般田地,不外是昔日种下的孽缘,横行惯了,总有一日折在命上。”

贾兰听着这番冷言,心知不可反驳。

况且抄家时他并不在场,更不敢妄言分辩,只埋头静听,额头沁出一层冷汗,只想着待会王爷会问什么,如何应对。

北静王将贾兰的反应尽收眼里,真觉得贾府一代不如一代。宝玉虽纨绔,倒还有几分潇洒自成,眼前这少年卑躬屈膝,唯唯诺诺,着实叫人提不起兴趣。

他语气不急不缓,又似随意地问道:“若如你所说,府中无人可用,那如今贾府如何维持门户?是谁执掌中馈?”

贾兰心头一紧,小心斟酌道:“家中诸兄俱在外流离,唯余女眷守宅。老爷临终前,已将府中中馈,交由二婶林氏执掌。”

“林氏?”北静王轻轻挑眉。

他从未听宝玉说起府中有夫人太太姓林,反倒是听闻他有一林妹妹,自幼相伴,情投意合。想起抄家那日贾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应是喜事将近,难道是宝玉娶亲?

他语气顿时缓和几分,“你说的林氏,便是朝廷降旨次日将要嫁入贾府的新妇?”

贾兰心头一震,不知他竟连此等事也知晓,忙点头应是。

北静王也是惜花之人,闻言竟轻叹一声:“坊间世俗荒诞之说,本王本不放在心上。抄家之事也有些时日了,可如今贾府诸公子俱废,也难为新妇当家……此女是你哪一房的媳妇?”

“回王爷,林氏本是姑表,久居府中,是叔父宝玉之妻。”

二奶奶说了,若怕回得不好,问事可不知,问人则不应刻意遮掩。朝中有心之人,一查便知,遮遮掩掩更易惹人疑忌。

婚未入门,天翻地覆;佳人一嫁,竟成孤灯残影。

他忽而有些莫名的愧意,低声道:“可怜此女……一家兴衰,本与女子何干?如今却落得孑然一身,扶家持宅,实乃命途多舛。”

两人默然不语,屋中落针可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