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2重理旧业13(2 / 2)

加入书签

只是那皇亲贵族,一身金银珠饰,锦罗金翠,而面前的人只妆一白玉簪子,一派朴素,一身单衣,清瘦如弱柳,半侧而坐,身形几乎被椅背吞没,瘦弱得让人不禁生怜。

他眯眼笑了,眼中却并无轻视:“这就是你们当家的?瞧着比我闺女还小些??你男人呢?不会真是把你一个小娘子推出来挡刀吧?”

“放肆!”紫鹃怒声呵斥。

“就是她……”赵姨娘见黛玉咳喘不止,笑道:“哼,你怎么还没死!”

黛玉咳疾正犯,没忍住,只微一抬手,制止了紫鹃。

她本以为来的是贾蔷贾蓉为首的贼寇,她将人困于后楼,在内设伏,在外包夹。

黛玉打量着面前的赵姨娘和贾蔷,若说元春被污叛国战死使得贾府式微抄家,那么家破人亡便是他们造成的。

黛玉至今记得,那一夜,是他们逼得自己踏上了石桥,将娟带抛上了柳枝。

她虽然被裴石救了,给自己对命运的低头一次后悔的机会,但是那次逼得她放弃了贾府,放弃寻回宝玉,甚至放弃了林家和老太太为自己留的家业。

她永远都记得那一刻,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屈辱。

以前她只能躲在潇湘阁,如今她便是留了杀招的。

只是赵姨娘瞧着应该衣衫凌乱,花容失色,想必来传说是赵姨娘引人入府未必全然如此。而贾蔷瞧着也没有说话权,想到贼首另有其人,若是那种快意恩仇的莽夫,这便麻烦了。

她缓缓起身,身子微晃,紫鹃急忙扶住,她却执意站稳,盈盈一揖,“不知这位好汉从何而来,我想作笔买卖,保府中的众人免遭杀戮。”

赵大膘目光微闪:“我凭什么要跟你做买卖?!”

黛玉在敌人面前毫不掩饰自己此时的虚弱:“好汉要的无非钱财名利。若说名利,贾家荣宁二府早已被朝廷抄家夺爵,不过寻常人家,许不了一官半职。若说金银钱财……”

黛玉目光冷静得像一池无风的水,“我手中还余下嫁妆家私,值得好汉掂量。”

“哼!我便是动手强抢,何必跟你谈条件!”

但这反过来,对黛玉也是一样的道理。

她抬头看向二楼,对紫鹃道:“叫他们不用藏了。”

紫鹃一怔,不解,但照做了。

不多时,二楼回廊纷纷涌出人影:年迈的老汉,瘦弱的孩童,穿粗布的婆子,还有几个身缠绷带的病人。他们静静地围住后楼中庭,仿佛是她一人撑起的残垣。

赵大膘抬头皱眉看着这些老人小孩,握在刀上的手松了松。

“实不相瞒,自从荣府被抄家后,本还有一丝喘息。府中虽说被朝廷抄去了家产,但朝廷没有赶尽杀绝,还留一老爷在府,这两处家宅也并未急着收回,还能勉强维持府中百来口人,庇护附近的街坊邻居……”

她眼神一转,落在赵姨娘和贾蔷身上。

“说出来叫好汉笑话,主家蒙难之际,自家子弟竟落进下石,他们趁乱杀主、劫库、放火,肆意在府中杀戮,逼得我们只能闭门不出,带着众人在园中自耕自作。”

赵大膘冷哼一声,沉声道:“果然富户多是非。”

他原也不信这对兄妹是好人,只是早听他们说,宁府是被同族所构陷才至败落,如今却又有人反咬一口,反说是他们引贼毁家。

“你们之间的恩怨,我半点不想掺合。”他斜睨众人,“我手中这口刀,只认一个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她嗤笑一声:“贾家为免南疆战火,女儿下南洋和番;北境用兵之时,贾家女儿遭奸人构陷战死沙场。你们只见王府豪奢,却不见贾门女儿护国卫民?”

她转身,朝赵大膘一拱手,纤长如雪的指节指向赵大膘身边的两人。

“赵大人若真有心‘替天行道’,不如先问问身边的人。还是需要我叫府中的老妇,寡妇出来指认,究竟是谁叫他们晚年丧子,青春守寡?是谁带人撬开粮仓,将三百余口人的口粮拖走?府中还有多少姑娘被你们带来的人糟蹋跳湖?”

卜旃为解放活尸而担忧,竟不知平日瞧着娇弱的人此时竟可以如此滔滔不绝以至于咄咄逼人,而紫鹃心中已经担忧,只怕又如旧时在议事堂那般。

可赵大膘在做流民之前只是一个屠户,生平最怕掉书袋,额间已沁出薄汗。

黛玉步步紧逼,纤指微颤,言语却不急不躁:“我既当了一家之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