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重理旧业10(1 / 2)
北风渐紧,一夜霜寒,大观园的土地开始龟裂,不用几天便如老树皮一般。
稻香村的菜圃上,枯藤架已经摘干净,各处准备换种成作物的花枝被砍下,干枯地堆在角落。
枯黄的老瓜吊在藤上蔫巴巴的,正等着人来摘取内瓤的种子。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此节令虽已无大农活,但园中秋收后,并要为来年春种做准备??翻土、覆草、修篱、积肥,各处分好全靠这群粗使婆子和丫鬟们收尾。
园中谷种种子也不多,各处婆子们所管作物皆有不同,差事自然也不一。
运气好的,拿走了小麦种子,寒露后便种下,顺带还能在垄沟间撒上小葱苗。
运气次点的,或种下白菜,或等着下一个节气油菜育苗,都还要等育苗才算有点正经事。
但绝大多数管事分得的地块在秋冬之际什么也种不了,只得分些鸡鸭鹅兔照看,一边干杂活儿,整理田亩花圃,搭建竹篱支架,积肥覆土,好为来年春日留下好地力。
这些人便几乎成了园里的“公用人手”。
秋冬之际,人少地荒还不是难处,难的是人心浮动,规矩乱套。
几个粗使婆子结伴出园歇气交差吃饭,边走边吵,嗓门高得跟吆喝买卖似的:
“你们孙大脚昨儿不是说来翻地吗!我在地头干等半日,人影没见一个,这不坑人嘛?”
“她倒想来,周大娘把她抽去搬石头了!我刚喊人去,她说不只是搬石头,去到那还要搬死人。”
“堵路就堵路了,倒是问过我们这边缺不缺人没有?有的地干得像石头,没个有劲的,难不成让我这把老骨头下去犁田?”
私巷的事,每拖一日便要多清一次巷中的活尸,周瑞家的为了抓紧办好差事,调走了不少人,便是那些小丫鬟,只要愿意都被叫走了。
反倒留下各处管事的婆子们,少了帮手,只得自己卷起裤脚干粗活。从大伙都被派来开垦耕种,积怨积久,今日一齐爆发。
“周大娘一张嘴就是府中防务要紧,你敢不去?
“怨得了谁呢?好地好种都叫人占了,还不是我们这些没种上正粮的,闲人一个,正好被人差来差去?谁种地谁清闲,我们养鸡的倒成了苦力?”
“我就想问一句,虽说咱们如今地里无粮,可奶奶不是定了规矩,不管肉菜,都是按斤两论功行赏的?干活怎么不一样了?分麦子的是不是就不抬死人了?”
黛玉定下的规矩缓解了如今物资匮乏下,园里分地分种不均的矛盾,但这并不代表不同农事所产不同的矛盾可以完全消除。
谁能往上走,谁手下能有更多人,谁分得种子好,谁又能躲清闲却拿更多的赏钱……活计的分派其实暗含着一套自己的潜规则。
园中众人本就要在申时到园门前交差,便遇到了提早在园门前等着的李婆子,正是分到稻香村的田亩管种冬麦的管事婆子。
她冷哼一声,反唇相讥:“怎么着?我们种出来的东西你们是不吃是吧?你们喂鸡的谷子难道不是地里长的?我还真以为这园子姓赵了呢!”
赵婆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嘴角一抽,拖过站在身边的小丫鬟冷笑道:“主子家使唤我们就算了,李婆子你上次借我家点翠去你那搭篱笆,是谁给你的脸?你当点翠还在你当姑娘家??时的丫鬟哪?”
被点到名的小丫鬟脸憋得通红,只是去帮了忙便被揪着耳朵记恨到现在,她声音发颤道:“……是大奶奶同意的,我、我也没法子……”
“呸!你一个小蹄子还想混两边的赏银?我告诉你,别仗着你之前在探春姑娘领过差事,跟大奶奶熟就自个儿认亲戚!这园子就没你这号两面三刀的主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