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替嫁的庶子一(1 / 2)

加入书签

“你是尚书府的庶子。”

“你出生时相貌有异,老尚书认为你是妖邪,要溺死你时被路过的道士拦下,道士说你命格特殊,留下可积府上阴德,老尚书才捏着鼻子留下你。你并不受宠,结巴的你在嫡姐和情郎私奔后被塞进花轿,代替嫡姐出嫁。”

“气运之子是你的丈夫,十四岁上战场的奇才,当今一品骠骑大将军庾祁之,对待替嫁的你并未迁怒,将你养在府中,是夫妻更是陌生人,你是嫁给他后一年就病故的炮灰亡妻。”

-

腊月,数九隆冬。

今日是个吉利日子,京城的风寒气砭骨,却硬生生被街头巷尾噼啪的爆竹声染得多了几分喜气。

长街两侧,高门林立,朱红锦缎从这头一路披到那头,十里红妆,宫灯高悬,真真是极气派的派头。

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不停歇般地炸响,从街尾摇摇晃晃走来一只敲锣打鼓的长队,一顶穷工极巧的喜轿伴着爆竹声热热闹闹地近前来。那轿子精雕细镂,通体是百余年的紫檀打造而成,雕琢花纹贴着金箔,流苏晃荡,穷奢极欲却并不艳俗,只流露出一种厚重而古朴的味道。

今日是时老尚书嫁女儿的吉日,夫婿是当今风头正盛的少年将军庾祁之,二人年岁家世相配,家中长辈有意交好,便替两个小辈定了婚约。

庾祁之前二十年全在边疆厮杀,还未见过这位时家千金一面,回来时就被通知了婚约。

将军府门前,庾祁之骑在一匹高头骏马上,身着大红蟒袍,腰束犀角金带,剑眉星目,遥遥看着那顶连城的喜轿靠近,心想,传闻时老尚书疼宠女儿如珠似宝,果真不虚传言。

只他无意于郎情妾意,庾祁之叹了口气,可惜了。

那日班师回朝,回府时知晓自己多了个不日成婚的未婚妻,饶是性冷如他也不免与长辈争执一场。他没什么成婚的意思,也不觉得自己会与谁举案齐眉琴瑟和鸣,原是准备在沙场洒一辈子热血捐躯边疆孤独终老,奈何一个不察,家中族老便为他定了婚约。

罢了,现今要想退婚也不现实,只能与那小姐商谈一番,若时家小姐愿意和离,庾祁之会给她说一门顶好的婚事,若她不愿,庾祁之也能护她一辈子,只是夫妻恩爱什么的……

庾祁之眼神暗了暗,虽觉抱歉,但他是给不了时小姐的。

庾祁之爹娘死得早,在诺大的庾家一路拼杀出来,走过的腥风血雨不计其数,硬生生养成一副六亲缘浅的冷性子。

喜乐的声音逐渐大了,那顶重工喜轿停在距庾祁之不多远的地方,庾祁之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伴着喜娘高亢的一声:“吉时到??”,踏着脚下锦靴,大步迈向那安静的喜轿,宽大手掌往旁一翻,喜娘将一截朱色红绸放到他手中,一边唱道:

“乾坤定,良缘成??”

庾祁之抬脚在轿门上踹了三下。

他收着力,却仍将喜轿踹得震颤,那头像被吓到般一动不动,直到庾祁之心下生出些不耐,轿门的另一边才传回一点动静??极小的一点,几不可见。

那一点动静逃不过目若鹰犬的庾小将军,他唇角扯出一点极淡的笑。

这倒是与传闻不同。

时家子嗣稀薄,时老尚书这一脉尤甚,除去两位公子剩下的便只有这一位小姐,自幼金玉堆里长大的,脾气是满京家喻户晓的娇纵,怎么这会儿的动静这般小,踢门的力道跟狸奴挠门一般无二。

畏畏缩缩,颇有几分可怜的意味。心肠冷硬的庾小将军都忍不住软了软。

“请新郎官迎新娘??”

轿门被拆开,一点微薄的日光从东边斜斜照进来,庾祁之才得以看清他今日的新娘。

嫁衣是新制的,绣娘不分昼夜赶工了有足足五六个月才缝制完成,朱红锦缎,金丝纹绣,镶以数十颗,不,或许有百余颗滚圆漂亮的东珠,拦腰束着一条石榴鸳鸯纹的锦绸腰带,便是几层衣服下来,也能看出小腰细得不盈一握。

往上看便是新娘子的大红盖头,同样是顶好的绸缎,纹以金线,边缘有小巧珍珠缀着编成几绺,晃悠悠盖在那位时家小姐的头上,一点颈项风光欲遮不遮。

庾祁之挑了挑眉,不动声色伸出手去。

那是一只握惯刀枪的手,掌心粗粝布满茧子,有几道过往的伤痕横亘在皮肉上,掌纹很深,看上去颇有力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