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一起承受阮医生这天才的万点暴击(2 / 2)
打开尝了一口,比水的味道甘甜,也不像糖水那么甜。
喝完一口之后,感觉神清气爽,白天的疲惫一扫而光。
“这水还真神了。”
段苍山一脸惊奇。
阮安宁只是笑笑没说话。
那是她空间的灵泉,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第二天一大早,阮安宁就去了军部的医院熟悉环境。
师长的手术要在军区医院做,她首先要考察一下这里的环境设施是否达到标准。
如果不行,她到时候想办法让师长进空间的手术室里做手术。
来到医院大门处,她问了前台护士康启舟在哪个科室,护士告诉她在三转左转第一间。
阮安宁敲了敲门。
康启舟正在喝茶,见到阮安宁进门,赶紧起身相迎。
“阮医生,您终于来了。”
这几日康启舟用心整理了一下阮医生当初指点他的一些医学方法。
他把那些用于实践操作中,发现真的解决了不少他以前的难题。
“康医生,我刚来,有些不懂的地方,到时候要麻烦你了。”
阮安宁客气道。
康启舟闻言受宠若惊。
“不麻烦!不麻烦!阮医生若是有什么需求尽管提,我会跟领导反映的。”
他已经把阮安宁在大坝抢救战士的战绩跟院长汇报了,院长说了一定要把阮医生这种医学人才留到医院里。
寒暄过后,阮安宁进入正题。
“康医生,我主攻脑外科,医院如果有相关病例可以给我看看。”
来这里这么久,终于捡起以前的老本行了。
康启舟一脸震惊。
“脑、脑外科?”
他一直以为阮医生是心外科的专家,上次开胸手术做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国内现在脑外科医生屈指可数,更别提像阮医生这种还精于心外科的医生。
阮安宁点点头,神色一派淡定。
“对!我已经整理了一些相关的学术资料,到时候可以先给医院方面过目后再发表。”
现在的医学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完整,而且在国内发表期刊论文的人很少。
一般都是医学体系内的科研人员直接完成内部技术报告或协作项目总结就行。
阮安宁穿书前,能爬到国际顶尖脑外科医生的位置,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她操刀厉害,学术方面的成就也不低。
曾发表过ScI论文不下于30篇,h指数168,她提出的某些学术性观点,被引用19万多次。(此处作者搜过相关资料)
她在后世厉害,但在这个并不完善的医学体系年代,她的那些论文很多都不能拿出来。
就拿通讯打比方,现在的大环境只有电话作为通讯工具,你却拿出一个后世的5G手机出来。
哪怕你的手机再高端,很多功能你用不上。
“阮医生,您说的是真的?”
学术论文啊!那是多宝贵的资料。
康启舟恨不得现在马上跑到院长办公室去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现在他的自信心已经被打击得所剩无几了。
康启舟已经想好了,召开全体医生大会。
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他要把全体医生拉下水!一起承受阮医生这天才的万点暴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