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一个人的奇迹(2 / 2)
林燃想了想:“还有一通电话,没了。”
“卧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拉投资有这么容易。
毕竟奥尔德林把全部身家都给你了,这真的属于是高上流水遇知音,钟子期和伯牙相遇,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大家就能达成共识。
不过想想也确实,小说需要逻辑,现实从来都不需要逻辑。
林教授和奥尔德林博士拥有共同对登月的热爱和执着,所以二人才会一拍即合,达成合作,也共同为世界创造了一次新的奇迹。”小撒总结道。
林燃说:“其实钱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只是说或早或晚的区别而已。
我找巴兹只是想着我们能够很快就确定下来,要登月这件事。
找其他投资方,我得解释为什么不做可回收火箭,为什么要登月,以及登月后关于把月球打造成前哨基地,要投入多少。
不说后者,别人理解不了你的意图,说了后者,改造月球需要的巨额花费很容易吓走投资方。
所以我当时单纯觉得找巴兹最省事,事后发展和我预计的一样,找巴兹就只花了一封信和一通电话。
然后在搞定巴兹之后,申海地方国资又给我提供了一笔同等金额的投资,从b站和腾讯拉来了赞助,基本上登月需要的花费就差不多了。
从我的角度,我觉得非常顺利,就像是庖丁解牛,看上去很复杂,但我按照我对牛的理解,解下来很轻松。
可能外界会觉得哇,这么大的工程,一年多时间就搞定了,自己作为登月工程的总牵头人,同时还是宇航员,要接受大量训练登上月球,肯定特别辛苦特别累。
其实我没有,我觉得很顺利,没有多少疲惫感,反而会很兴奋,想要做到更多。”
林燃微笑着,在座观众从中读出了幸福的意味。
小撒问道:“所以您在登月完成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林燃笑道:“我们内部命名为‘燃烧一号改’的可回收火箭试发射吧。
这应该也是华国第一枚中型可回收火箭。
其实我是工作狂,不知道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路狂奔,没有停息,也不想停息下来。”
林燃很清楚是从什么时候,从2019年的12月31日,那是命运大拐弯的时候,自己的人生,整个世界都因此而改变。
“好像成功人士,越成功越喜欢工作,喜欢自己的事业。”小撒说。
林燃:“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我是否能够算得上成功,但至少我很热爱我所做的事业。”
小撒感慨道:“所以教授才能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取得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
无论是在数学领域还是在航天领域,都让旁人难望其项背。
每次采访教授我都压力很大,对方的层次比我高太多,我生怕节目播出后网友们又吐槽,说和教授站在一起,我像是小学生。
所以教授,在这次登月过程中,您最难忘的是什么时候?”
林燃不假思索道:“当我踩在月球土地上的时候,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这绝对是我前所未有的体验。
包括因为登月本身也是机缘巧合,所以内心很感慨。
当年我在选阿波罗登月作为本科毕业课题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同时还带了其他四个学生,他给我们五个开会的时候还调侃说,说不定你们里面有人就能参与到登月工程中去,成为登月工程的主力军。
后来我在学校也碰到过他,他怎么也想不到,我不仅是登月工程的主力军,我还一手主导了民营机构登月,甚至还亲自踏上了月球的土地。
就付出不懈努力后,踏上了另一个星球,这和名声、荣誉、地位都无关,月球一直挂在地球的天空中,我去了,我看到了,我感受到了。
就像马诺里回答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同样的,为什么要登月,因为月球就在那里。”
林燃脸上写满了感慨。
在座观众们也能感受到林燃话语中所饱含的情绪,大家都自发鼓起掌来。
其实本来是有为什么会成为宇航员,以及围绕宇航员的一些话题展开。
但介于林燃之前说的话有点犯忌讳,所以这部分直接全盘删掉了。
小撒接着问道:“教授,在这次成功登月之后,我相信我们常态化往返月球和地球应该不是问题。
12亿rmb去一次月球,包括后续还能把这个成本给进一步压低,我相信去月球本身不成问题的话,那把月球打造成前哨站,也就是说像您在采访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月球上建电磁发射塔、建光伏发电站、月球基地等,您觉得这些实现要多久,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以及这能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么好处?”
林燃说:“这个话题太大了。
从技术的角度我们需要克服月球的温差,需要让月球上发射的航天器能够承受高加速度和热负荷。
部署月球发射塔,现有技术下,我们可能需要一个高达1600米左右的发射塔,然后运到月球上的重量超过了400吨。
400吨才能建一个发射塔,这个成本有点太高了。
而这么大的发射塔,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组装?我们能不能同时把这么多人送上月球?他们在月球上的生存要如何保证?
这些都是问题。
包括能源供应和储能模块,对月球尘埃的适应等等,有无数的问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的克服。
这是比登月工程复杂一万倍的大型工程,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能有阿波罗登月作为参照物,而在月球上建发射塔,没有人能够给我们启示,我们需要一个一个的坑自己去踩。
我把它统称为月球改造工程,这一工程本身,难度也要比阿波罗登月高太多太多。
然后实现的话,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很难有明确的结束节点。
它会一直推进,我预计五到十年能够建好第一个月球发射塔,然后后续会不断建设、优化。
这就像是建城市,它不是说建好了就结束了,而是一直动态进行的。
至于对普通人的好处,当然有。
撒老师,你知道吗?其实历史上阿美利肯民众并不支持NASA的阿波罗计划,他们觉得在登月这件事上浪费太多钱了。
就算真的能上月球,又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乎的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