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4章 教授到底是谁?(2 / 2)

加入书签

“奥尔德林循环器的设计理念与具体轨迹分析”

熟悉的论文标题几乎一瞬间把他给拉回了六十年前,那个令人激动万分的时代,那个他还在为能否入选NASA航天员的时候。

(奥尔德林亲笔签名)

“随着阿波罗计划的进展,人类即将实现登月目标,下一阶段的挑战是载人火星探索。

我认为当前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循环星际转移载具的概念,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轨迹和引力辅助,实现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定期往返,降低推进剂需求和任务成本。

本文提出一种循环器概念,通过周期性轨迹和引力辅助,建立地球-火星之间的永久运输系统,类似于地球轨道会合技术在星际尺度的扩展。

循环器的核心是一个航天器,沿日心椭圆轨道运行,定期与地球和火星会合。航天器利用行星引力辅助调整轨迹,减少推进剂消耗。较小的“出租车”航天器负责将宇航员和货物从行星表面运送到循环器,降低每次任务的发射成本。循环器的优势包括:

年迈的心又重新被点燃。

因为这字迹就是他本人的。

而且是他在NASA时候写的。

当时内心充满了对太空的雄心壮志。

认为阿波罗计划必定会成功。

并且认为阿波罗计划成功之后,他们就要开始探索火星。

结果六十年过去了,人类连月球都没有办法上了。

奥尔德林继续往后看。

里面全部都是60年代的时候自己对奥尔德林循环器的设想。

和他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包括字迹,他可以肯定就是他本人的字迹。

他又回过头去看了眼信。

这才让他感到震惊。

因为信上“奥尔德林,你想知道生命的意义吗?你想真正的.活著吗?”这句话,字迹居然是自己的。

奥尔德林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自己什么时候会写这样的内容。

自己给自己写,让自己知道生活的意义,真正的活着?

奥尔德林心想,自己过去应该从来没写过吧。

但他很确定,字迹就是自己的。

“现在的技术这么发达了吗?字迹能模拟的这么像?”

奥尔德林回到别墅里,拿出来反复看,思考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写了这个。

他很快排除了字迹是伪造的。

因为他很确定,这里面的内容就是他早期的想法,是他六十年代在NASA时候的想法。

奥尔德林循环器,公开是在1985年,因为那时候他觉得自己搞不定,所以选择和普渡大学合作,希望能够共同完成这个概念的论证。

但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他早就开始了。

关于建立地球-火星循环飞行器的想法,在1962年他加入NASA成为宇航员之前就已经有了。

奥尔德林是第一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宇航员,而且是轨道力学方面的博士,因此他被宇航员们调侃为会和博士(Dr.Rendezvous)。

1985年的奥尔德林循环器。

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五年。

早就没人对奥尔德林循环器抱有期待。

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再期待。

结果这封信,又重新把他内心的火焰给点燃。

这时,奥尔德林从二楼的书房里不断翻捡旧物,找到比这份论文草稿还要陈旧得多的纸张。

翻开关于奥尔德林循环器轨道力学分析的那一页。

两边的公式一模一样。

不过寄过来的那一份,还多了一段话:

“和教授的沟通非常有成效,教授给我提供的优化建议很有帮助,我需要考虑到加入数值积分的方法,结合更精确的行星位置数据来优化循环器轨迹。”

教授?

泛起嘀咕之后的奥尔德林又重新看了遍论文草稿。

如果把写这篇论文的人称之为过去的奥尔德林,而自己是现在的奥尔德林的话。

那么在论文草稿中,过去的奥尔德林把教授吹到天上去了,教授简直是无所不能。

动不动就是教授的建议要考虑,教授这里提的太有道理了,这里有点问题需要下次要和教授商量一下。

可问题在于,奥尔德林认识很多教授,什么斯蒂芬教授、约翰教授、托马斯教授等等,数不胜数。

但现在的奥尔德林怎么从来不记得在60年代,自己对哪一位教授如此推崇过。

而且为什么教授就只有教授,连个姓都没有。

奥尔德林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自己过去从来没有真正的活着吗?

为什么他会肯定这是自己写的。

因为这封信里的学术论文手稿公式和参数,和他书房里封存的草稿公式和参数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这封信里的学术论文纸张要新的多,虽然都是老式纸张。

然后就是通篇存在感爆棚的无名教授。

“到底哪来的教授,我会一点印象都没有?”奥尔德林实在是想不明白。

已经踏上回国航班的林燃和李小满,因为可以远程上课的缘故,林燃放下了一年半完成登月的豪言壮志,李小满从风险的角度出发,选择先和林燃回华国观望。

毕竟要是林燃真的在华国搞定了登月。

那她在阿美莉卡确实有危险。

半年名满天下,菲尔兹到手,李小满感觉自己已经彻底看不懂林燃了。

本来在阿美莉卡也没有牵挂,伯父伯母也算亲人?

在华国方面安排的专机上,李小满问道:“阿然,奥尔德林真的会乖乖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掏出来给你吗?”

钱从哪里来?

林燃给的回答是从奥尔德林身上掏。

作为登月第二人,动不动就全球捞金。

跑到各种电影里客串角色,林燃要把他身上的所有钱给榨干。

也不枉自己在60时空时不时就指点你那奥尔德林循环器要怎么设计,轨道要怎么设计了。

林燃心想。

没错。

信都是林燃寄出去的。

论文草稿是从60时空的奥尔德林手上拿的。

作为1965年NASA说一不二的局长,教授愿意屈尊和奥尔德林聊他所谓的循环器。

当时的奥尔德林简直觉得自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

前面有提到,宇航员们调侃他会和博士,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友善的称呼。

宇航员们也没有因为他是博士就优待他。

恰恰相反,因为他是博士,大家都对他有种淡淡的疏离,会和博士其实也带有讥讽的意思。

但因为林燃对奥尔德林的态度,以及林燃时不时找奥尔德林来讨论问题,这才让其他宇航员对他只是疏离而不是排挤。

我帮你,你帮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