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技术方舟5k(2 / 2)

加入书签

约翰?米勒负责清洗AvonBooks的原高管团队。

靠什么清洗,靠成绩。

挖来菲利普?迪克可不算什么成绩。

有AvonBooks的营销资源和销售网络,把菲利普?迪克打造成小有名气的科幻作家,这压根算不上什么成绩。

基操而已。

可发行林燃的第一本小说,而且大卖特卖,这绝对是业绩了。

约翰?米勒说完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门票”递给菲利普,“迪克先生,这是深蓝的对弈券,到时候签售会结束后,你也可以去试试看和机器对弈的感觉。”

菲利普接过“门票”,深蓝色的票面,黑色的线条构成漩涡,上面只写了深蓝这一个单词,右上角则是编号:No.1984。

“这一张门票就是50美元,你要是赢了深蓝,相当于直接从IBM那赢50美元回来。”约翰?米勒调侃道。

50美元的定价非常高。

为的就是让自认为厉害的国际象棋棋手来参赛。

毕竟就一台深蓝,不可能提供给所有人下棋。

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就是1963年的1月1日,63年的第一天。

菲利普一大早就带着妻子和女儿在AvonBooks专车的接送下来到这座改造成深蓝展览馆的前时代广场剧院。

整个剧院从外表到里面都用深蓝色和黑色线条打造出一种诡异感。

这种诡异感和门票结合下,更加的强烈了。

不是不好看,这种克莱因蓝在当下绝对是顶级配色。

线条的塑造也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但蓝黑色过于前卫,你从中体会到的美感和常规感受到的截然不同。

“很特殊不是吗?这是IBM特意请斯坦利?库布里打造的。”

当菲利普?迪克在凝视眼前这座被彻底翻新的建筑,门口拉起的入场排队横幅站满了密密麻麻来看热闹的纽约市民。

他耳边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菲利普这扭头看见珍妮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他的身边。

“珍妮小姐,你也来了,教授呢?”

菲利普问道,他好奇教授怎么没在。

之前他在AvonBooks的会议室见过这两位身份相仿,有些暧昧的男女。

“伦道夫提出了技术奇点和冷战胜负手的全新观点,白宫那边要求他马上回华盛顿开会,我没猜错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在总统椭圆办公室了吧。”珍妮云淡风轻道。

“哦。”菲利普点头,然后接着说起眼前这座改造后的建筑:“斯坦利?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珍妮点头道:“一个导演,拍过不少作品。

IBM觉得他比较合适,他在了解到深蓝以及伦道夫关于技术奇点、人工智能的理念后,表达出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后来他提供的设计稿,也是最能打动伦道夫的。

所以IBM选择了他。”

斯坦利最著名的作品是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无数科幻迷心中永恒的经典。

因为《楚门的世界》即将发售,不仅林燃署名了,而且里面主角的父母变成了伦道夫和珍妮。

这让珍妮的心情不错。

她接着说道:“这座建筑是深蓝展览馆,但它的名字准确说应该叫技术方舟。

他希望通过克莱因蓝的冷调和黑线的硬朗结合,营造出一种非人的、机械化的氛围,暗示深蓝超越人类情感的本质。”

克莱因蓝是克莱因1958年发明的,并且在1960年5月以国际奇连蓝的名称在法国国家工业研究所注册了油漆专利。

斯坦利在数十种蓝色中,一眼就挑中了克莱因蓝。

他们自然不用像普通市民那样排队,不过因为他们来的时间早,所以也压根没时间观看人类和深蓝的对弈。

只是匆匆在扇形观众厅扫了一眼。

巨大的机器,空旷的舞台上只有两把座位和一个透明箱子,箱子里是密密麻麻的电路和机械,箱子上则是国际象棋的棋子和棋盘。

在技术方舟,箱子通过玻璃做成透明的了,为了避免有观众说有人类棋手躲在箱子里控制棋子。

另外也是为了凸显科技感。

“怎么样?”珍妮问道。

菲利普的妻子安妮说道:“我感觉整个设计有点太冰冷了。

黑色和蓝色的强烈对比,给我一种敬畏感。

我刚才想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亲眼目睹了机器下赢了人类,那我会对技术产生一种更深的崇拜感。

进而对IBM有了一种对方就是高科技公司的印象。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IBM想要达到的效果。”

阿美莉卡的科技企业做宣传由来已久,最早都可以追溯到18世纪。

菲利普补充道:“这种设计是在试图让深蓝呈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