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105章(2 / 2)
在祖母虔诚拜佛声中,姜沅宁也认真地磕了个头。
信则有不信则无,她如今早非昔日无神论者,谁让自身经历就是科学尽头。
只烧香不够,云氏找出一本《心经》来,“阿宁,明天我们去寺中上香,这本心经你回去抄写一遍,等明天一并供奉在佛前,会更好。”
祈福平安的经书,出了心经还有金刚经,但云氏觉着心经正好,又有诚意又好抄写,她平时也多用心经。
同时经书,没有什么高低,端看个人喜好。
以前,都是她和肖氏往寺中上香,偶尔带孙女去一趟,也没什么非得抄写经书供奉的说法,这种祈福方式多用在大户人家,或者磋磨人罚写等由头,让云氏说,那根本就是对佛祖的亵渎。
薄薄的心经,统共二三百字,姜沅宁以前是见祖母诵读祸抄写心经的,里面有几句话也算耳熟能详,“好,等回去我就抄。”
她写字速度不慢,并不觉着是难事。
其实,这些事说起来是玄学类的不顺当,但也不算是巧合,更在人为和客观事情导致,若是没有他们家跟姜侍郎府矛盾,这事也不会发生。
“你说得对,是该当往大寺庙中拜拜,找得道高僧求平安符才灵验,”虽然云氏以前一直觉着拜佛不论寺庙大小,在家中小佛堂虔诚拜也一样,所以她跟儿媳平时也多是往家中就近的寺中烧香求平安符。
但自家近来种种,尤其小孙女这三番两次遇险,让她不得不改变这想法了。
香火旺盛的寺庙,才多得道高僧,求来的平安符也才更灵验。
也是她们疏忽了,其实从孙女有了那奇遇之后,她们便该带着她一起往寺中拜谢佛祖的。
若不是有菩萨保佑,上天有眼,自家孙女怎么会有如此机遇,自家怎么能提前躲避将来祸事,“不行,明后天或者有空,也得让你祖父他们都去上香。”
全家人都得去,以谢上天这恩典。
姜沅宁没想到云氏忽然这么说,但很快就想明白了,并无不可。
家人都去烧烧香也好,但求心安。
又听云氏叹了口气,道:“那次你说,跟京城犯冲,我还没当回事,现在看来,可能真是这样,”孙女不出门也便罢了,一出门就遇到这样那样的事,要不就是被人找麻烦,这是逼着孩子闷在家里?
那怎么行?
以前,他们就从来没想着拘着阿宁在后宅做个娴静淑女,孩子又爱玩闹,怎么可能将她闷在家中不出门,所以长安显然是不适合阿宁居住了。
有理没理,但顺着往下想,就是这么回事。
幸好儿子调迁有了去处,如今只能调令下来即可离京,太子那边还有个大锤悬着,那便提前准备起来搬家事宜,调令到手就快走。
早早离了这是非之地,早安心。
翌日,除了姜父依然往大理寺上值,其余人一同往兴善寺上香祈福。
走之前,云氏和肖氏吩咐了各处管事嬷嬷整理库房,将一些重要金贵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