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误会中(1 / 2)

加入书签

年关将至,藩属国的贡品陆续送入宫中。

冬日的阳光像融化的蜜糖,缓慢地流淌在青石地面上。商芷斜倚在铺了白虎皮的软榻上,半阖着眼。

阳光透过浮光锦洒落,在地面上投下粼粼波光。那锦缎上的纹路似雪山脚下的深蓝湖水,映着绣线勾勒的苍翠松柏。

“纤云姐姐快看,这浮光锦上的孔雀纹在阳光下会变色呢!”一个扎着双鬟的小宫女压低声音惊呼。

“嘘……”兰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眼角却带着笑,“殿下在休息呢。”

廊下两个正在擦拭铜熏炉的太监也忍不住凑过来瞧。年轻的那个不小心碰响了炉盖,年长的立刻瞪他一眼:“仔细着点!惊扰了殿下,仔细你的皮!”

“怀沛公公别恼,”琼华掩嘴轻笑,“殿下今日心情好,方才还赏了我们一人一包松子糖呢。”

商芷听着这些细碎的对话,唇角不自觉微微上扬。她故意翻了个身,吓得小宫女们立刻噤声,却听到殿下慵懒的声音传来:“无妨,本宫醒着呢。”

玉露捧着鎏金暖炉走近时,正看见几个小丫头红着脸退到一旁。“你们呀!”她佯装生气地摇头,“殿下难得清闲,倒叫你们吵醒了。”

“玉露姐姐冤枉,”琼华忙道,"是殿下自己说想看我们踢毽子的。您瞧,琼芳新做的毽子,用的可是红腹锦鸡的翎毛呢!”

商芷索性坐起身来,阳光在她发间跳跃:“拿来本宫瞧瞧。”她接过毽子,指尖轻轻拨弄着羽毛,“手艺不错,比尚服局做的还精巧。”

“殿下谬赞了。”叫琼芳的宫女红着脸福了福身,“奴婢的祖母原是江南的绣娘,这些手艺都是祖母教的。”

她的话被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打断。院门外,两个小太监正追着一只圆滚滚的橘猫跑过。那猫儿蹿到腊梅树下,抖落了满身花瓣。

“哎哟我的小祖宗!”膳房的张嬷嬷提着食盒追来,“可算找着你了,快把御厨特制的鱼松还来!”

橘猫叼着鱼松,得意地蹿上院墙,阳光为它镀上一层金边。众人忍俊不禁的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雀鸟,扑棱棱的振翅声里,几片羽毛悠悠飘落。

商芷接过玉露递来的茶,氤氲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这样寻常的温暖,是她前世在楼兰寒夜里最奢侈的遥想。

“殿下,您瞧这个。”兰烟指着挂在廊下的浮光锦,“听礼部的人说,这料子三年才能织成两匹,要取雪山的冰蚕丝,浸在楼兰圣湖里染整整三个月呢。”

玉露忍不住惊叹:“映在地上的倒影可真是好看,像把楼兰的圣湖搬来了似的!”

兰烟低声道,“进贡的使臣说,这匹锦是楼兰新王亲自挑选的纹样。您看这松柏的绣法……”她突然噤声,发现公主的目光在触及松纹时微微发颤。

风吹过浮光锦,地上深蓝的倒影也微微摇曳,晃动时如冰湖碎冰般闪烁。

前世她赌气跳进冰湖里,致使腹中尚未成形的生命便随着碎裂的冰面,永远沉入了寒渊。

合眼,那些画面清晰浮现,恍然如昨。

记得再醒来时,寝殿内地龙烧得极暖,她却仍冷得发抖。江楼月坐在榻边,深蓝色王袍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面色阴沉得可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