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小满嬉鱼(2 / 2)

加入书签

姜满眼里尽是惊喜。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两串手链。不同的是吊坠铃兰一粉一蓝,一平安扣一捕梦网。

“哎呦喂,让我看看是哪两位买手串都搞区别对待啊?”揶揄声打破心照不宣的气氛,齐逸眼观六路的,拿他们当电视剧看。

他这么一调侃,时渝竟耳垂发红,不自然地捏了捏后颈,唇角弧度却是掩饰不住的好心情。姜满心里揣着事儿,倒是没多在意。

正月十三,嬉鱼巡游是浔水的年俗,古有祈愿神明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民乐业”之意。世代延传至今,每家自觉出人出力,从清早就开始忙活给鱼灯收尾。

砍竹扎架,装裱棉纸,交由男人们,姜满她们则负责描绘上色。今年特殊的是时渝齐逸等年轻人开始加入抬巨型鱼灯的领头队伍,早早就出发走街串巷熟悉路线,其余人留在自家院里和晒场继续筹备。

对此,姜瑾行颇为不满,嘴巴撅出二里地:“哼,爷抬鱼灯大半辈子,怎地一声不响就被除名了?年轻有什么用?没咱经验足!”

画鱼灯是个考验耐心和审美的细巧活儿,眼要明手要稳心要静。换颜料的间隙,姜满插空安慰:“行啦爷,那不是怕人多挤着您嘛!您在后面队伍扛小鱼灯照样风姿卓越,就让让他们吧,给个锻炼的机会。”

这话听着通畅,姜瑾行舒心地靠竹椅上哼小曲儿。方迎秋可不惯着,拧起耳朵把人揪起来:“就是,一把年纪的老头子还惦记着上前线冲锋呢?不会是手拙干不来细活偷懒吧?”

姜小老头边看眼色边小声嘟囔:“老太婆彪悍得很!尽瞎说!爷说不干了吗?就不准人先养精蓄锐了?”

碰巧时渝回来,一看小老头满脸不高兴就知道他哪儿堵着气,直接脱掉手套卷起袖子调颜料,坐在姜瑾行身旁的小竹凳上,接过他手里的素灯,抬脸陪笑道:“花雨巷今年还在修缮不开放,阿公是专家,您说队伍是绕一圈还是往南从映月巷走方便?”

“嗯……还是你小子机灵,问对人了。走映月巷,一直走,看见小河就往西走……”

“好……都记住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还是阿公厉害有远见……”

时渝满脸虚心求教,上色画笔不停,时不时望向姜瑾行的眼神真诚无欺,配合着点头作出恍然大悟状,捧得小老头越说越得意,粗黑的眉毛都跳起愉悦的舞蹈。

天冷风寒,上午出门前,姜满给他裹得严严实实。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大衣不让穿,脖颈耳朵都不让露,糖葫芦色的兔毛耳罩衬得脸更小更白皙。

要是再多长些肉,妥妥年画里走出来的漂亮小孩。

院内四处堆放喜庆的鱼灯,姜满拥有一只最为独特的,那是时渝早就做好给她的。

晚上七点,锣鼓喧天,为巡游预热。鱼灯制作精细,黑亮的眼珠炯炯鼓起,身长而高耸,整体壮硕艳丽,大多着黑青红三色。

最大的龙头鱼灯足有八米长,三米高,需要十多人才能抬得动。

灯内的百根蜡烛一点点燃起,时渝担心烫着,没让姜满帮忙。

闪烁的烛光映在他专注的侧脸上,远处夜空中星光与花火绚烂,姜满抬眸轻摸了下鱼身,柔声打招呼:“新年好,大鱼和小鱼。一切顺利。”

“我呢?”时渝弯腰靠近,俊美张扬的脸蛋直逼眼前,眸间流光溢彩,鼓起的脸颊有点儿孩子气:“祝福仪式,大鱼有的,我也要。”

姜满向他展示指腹轻微蹭上的颜料。时渝反应快,当即拿出湿纸巾擦干净,然后维持姿势等她。

鞭炮声炸起,不能耽误了时辰,姜满无奈地双手捧其脸,快速搓揉两下,权当给他取暖:“加油,任重道远啊。知道今晚谁最幸运,收获最多祝福吗?答案就是??我手里这只给所有人送祝福的小鱼团子~好啦,快去吧。”

时渝心满意足,脸颊顺着她的手心一顿乱蹭,笑眯眯道:“嗯,等我回来。”

先锋旗和舞狮开道,龙头鱼灯领队,挨个儿摆头三次叩拜祠堂,沿街串巷祈愿祝福。整个队伍会绕浔水三圈,直到傍晚十一点结束。姜满举着小鱼灯跟在左右隐入人群,并不打算走完全程。

赵欣怡是第一次看嬉鱼。

父母早年离异,她跟着母亲在南城生活。今年赵伟君接她回来过年,把大小景点逛了遍,让她和林清欢能够自然地培养感情。

事发突然,现场人流如潮,轻易就把她和赵伟君他们冲散。信号微弱,暂时联系不上别人,只好尽量向前排挤,跟着显眼的鱼灯队伍走。

锣鼓炮竹、欢声笑语一并萦绕耳畔,赵欣怡紧了紧大衣,孑然一身任人海推波,突兀地觉得寂寞。

思绪飞远,恍然间身体不由地踉跄,直冲巨型鱼头。周围隐约响起惊呼,很快被热闹的乐曲淹没。

她下意识闭紧了双眼,想象中的疼痛和尴尬却没有发生,鱼头下的少年及时改变方向,阻止了碰撞事故,也没惊动参加盛宴的观众。

少年回眸的瞬间,赵欣怡清晰地望见了他的脸。

是时渝。

时间仿佛凝固,光影像条流动的丝绸交织,眷恋地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