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章(1 / 2)
为了收视率,职业比赛通常安排在“晚五”以后,配着饭食零嘴儿进入人体。
BO3和BO5在局数上有区别,打起来无外乎零封碾压、势均力敌和拉满唱战歌这些情况,无论怎样发展,最后总要决出个胜负。
随着败方基地告破,普通观众的职责履行了了,手指一滑切换现实流;选手鞠躬退场后,还有复盘、练习、训练赛等一系列流程在候着,折腾到三四点才算结束。
久而久之,职业选手都养成了一套昼夜颠倒的作息:
正午起,凌晨睡。
而Dream时期的喻昭苏,更是在该作息上加了码??比正午早一小时起,比凌晨晚一小时睡,在二队一队都是如此,雷打不动。
趁采访后的瞬息同行,陈决明询问她原因:“给自己加练?”
“嗯,教练告诉我,打职业就和逆水行舟一样。”彼时的Esper一甩队服,翻飞的下摆闪烁着杀入LDL决赛的昂扬,“我呢,更是瀑布前划船,不刻苦怎么保住首发?”
她深信“不进则退”理论,日复一日早到迟退,担过了训练室灯长的头衔。
整一个赛季后,她捎着这套作息去到了Dream一队,并意外发掘了另一妙用??
月末补直播时长。
当时Dream选手都拖延症,放着大长一个月不播,非得攒到deadline才猛猛播,其他人尚且提前个一周,给自己留点儿干饭摸鱼的余地。
而喻昭苏仗着觉少,将直播压缩在三四日里,极限赶进度。
作为粉丝,陈决明每月固定“陪读”。
他上大学的四年,期末周连夜连夜通宵复习,被舍友奉为“掌管熬夜的神”。可在陪读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神?以上,还有创世神的存在。
喻昭苏那时是真能熬,有那么几次,他都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惊醒后,天亮了,饭香四溢了,晨练热曲震耳欲聋……Esperanto选手仍在排位,键盘噼啪声响过闹钟,脸上没有丝毫的疲惫。
她甚至还中气十足地嘴打野:“你迷得跟从没摸对过家门似的,还敢点投降?”
“跪求主包歇歇吧[晕][晕]”陈决明竭力压下哈欠,瞪大了眼睛敲字,“你播得动我看不动,叶教练呢,救一救啊。”
叶如是总是风风火火,趿拉着拖鞋来逮人,边催她下播边数落。
“打职业是不是耽误你成为熬鹰人了?他们给你多少兼职费啊?还是你不跟我一个时区?现在对你来说其实是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注]?”
喻昭苏不知在想什么,眨巴了下眼睛,然后乖乖答了叶如是的阴阳怪气。
“在一个时区。”
叶如是被一噎:“谁问你了?!”
她不再乱说话,被教练撵回宿舍,遵循了职业选手普遍使用的作息入眠。
时过境迁,喻昭苏去往了另一个时区,又在一场没被deadlin追杀的直播里,公然打起了盹。
这一行为的背后,究竟是岁月的流逝,还是外卡的侵蚀?
“敬请期待Esperanto选手的专访……”
专访没等到,喻昭苏却在挨着扶手睡下后,开始一像素一像素地往镜头外滑去。
陈决明赶忙截了屏,并给照片命名为“有生之年”。
相册里,还有许多Esper的照片,都是他存的赛后返图,来自官方、俱乐部以及粉丝拍摄。
“有生之年”与一众鲜明的赛场照列在一起。因为是直播截图,对比之下,它显得格外黯淡模糊,似一幅只有深浅的拙劣铅笔画。
他手指一展,放大了一缕和卫衣绳纠缠的头发。
没有灯光、滤镜加持,融了杏色的黑化作一窄溪水,而不是精修图里比针还锋利的一根根细丝。
两者间的区别,大概是面对MIld时的昭苏,和Esperanto选手。
他想了想,拉进度条截下张清晰的卫衣照,收入相册,凑成了“系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