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疑是初相见,莫名心相亲第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四百年后,物换星移。

天同一十三年,昭?大帝卫曜封禅泰山,祭拜天地,以彰其匡时济世之功,终百年乱世,促天下大同。

次年正月,百业待兴、万物将生之时,普天同庆,张灯结彩,举国上下皆在互贺新春,其乐融融,祥和喜悦。

转眼佳节如约而至,值上元黄昏,灯火通明,鱼龙飞舞,光转流离,一片安乐。

节日的氛围浓厚,人们似乎已经忘了,上一代人所生活的还是朝不保夕的日子,曾经的颠沛流离仿佛都已经相去甚远,天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四处迁徙的人们也终于可以在一处宁静的土地上休养生息,落地生根。

原本经历了长达百年的乱世,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然而天下之事,皆步履相似,乱世终章,必为大统。

六十年前,在卫霈的带领下,卫家军所向披靡,踏平周遭列国,所过之处皆插上了卫军旗帜,无人可敌。

继而卫霈及其部下征战三十九年,终一统天下,开启卫家王朝。

卫霈称帝于都城曦明,奠定了卫朝统治的根基。

十四年前,卫霈次子卫曜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天同”,施行新政,为民减赋,彰明君之德,厉天子之威,广开言路,惜能爱才,颇受百姓爱戴。

如今融融闹市,百无禁忌,也全是倚仗着新帝数十年间的改革变法,政策松弛。

说书人醒木一拍,引入今日的离奇故事,“近日来,城郊的土坡上,有几具衣衫破烂的尸体,都是男尸,看似身强力壮。身上的皮被扒了大半,肚子上……”

昔日,百姓处乱世之中朝不保夕,每每提心吊胆,忧心性命,更遑论听书喝茶了。

只是刚到日入之时,便家家户户紧闭门户,不出一盏茶的功夫,街上就只余偶尔飘过的破碎纸钱和随萧瑟晚风扬起的三两幡布,不见人影。

外乡人更是不敢在夜间赶路,天色转黑之前,能够在偏僻荒山中寻一处洞穴,已经是出门在外之人所能遇到的最幸运的事情了。

现下已经黄昏过半,月亮早已经悄悄地爬上了树梢,街上却仍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苍济提着一壶刚打的梅花酿,侧身坐在街角酒楼的二楼栏杆上,背倚廊柱,对月独酌,惬意地欣赏着眼前的盛世景象。

这饱经风霜的人间看似推陈出新,更迭变换,世间习俗和男女穿着与千百年前大有不同,但是在苍济看来,不过是换了一拨奋力活着的人,仍旧重复着以往发生过的事。

世人皆说众生百态,各有喜忧,但是稍一琢磨,人们无非就是挂心那三两旧事,担忧些许未知,千篇一律,无甚新奇。

这千百年来,苍济仔细看着人间的来来往往,也没有看出什么新鲜景儿。

纵然看惯了世间纷扰,苍济仍觉得人界才是最热闹的地方,偷得闲时,便要混迹人群之中,假装自己只是一位游行不定的外乡人,恰巧来到这里歇歇脚,玩些时日。

更何况,他曾经应了一个许诺,要找一个人。

就在苍济百无聊赖之际,有一阵不同于街景喧嚣的吵闹声逐渐靠近,远处乱糟糟的一团混乱中,一个快速移动的黑影吸引了他的注意。

苍济放慢了自己悬空晃荡着的右腿,将手中佳酿搁置一旁,顺带着身子略微前倾了些,想要看清这异动的具体情形。

虽然距离有一些远,苍济还是依稀能够辨认出个大概,那骚乱中心起起伏伏的物件??好像是一面幡旗?

苍济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妇人在追赶一个算命的道士。

送上门的生意不做,却要逃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