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3早就烂透了(2 / 2)

加入书签

“如此大义,当不愧为一镇之长。”戚明意附和道。

魏平自觉感激,眼角泛出些泪意,而又后知后觉想起了什么,看向沈若。

“仙君...认得我?”

沈若点点头,回道:“此前有幸来过,同魏镇长打过交道,或许您不记得了。”

魏平恍恍点头,可盯着沈若这张脸看了半天,也并未有任何印象。

不等魏平细想,沈若忽地出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矿场内的邪祟因仇怨而生,且似乎对镇上百姓恨意尤甚,还请魏镇长告知...东离山矿场从前究竟发生过何事?”

魏平陡然就怔住,神情恍惚片刻,抬头望向矿场。

慰叹一声,他喃喃道:“仇怨...”

“能对全镇人生出仇怨的...恐怕只有那件事了。”

...

数十年前,魏平不过只是个半大小孩,刚到了记事的年纪,对各种事物都格外好奇,也喜欢去听大人们聊天。

那时候东石镇的营生方式同现在差不多,不过五个矿区只开放了两个,而这两处的矿源也并不充足。镇民们靠着开采灵矿石为生,自然受了影响,生活颇为艰难。

当时负责管理矿场的并不是东石镇本地人,而是个外来的有钱商贾,因为出手阔绰,又能解决镇上百姓的生活问题,故而镇上人们商量了一番,把矿场卖给了他。

可商人终归是商人,不重情,只重利。

已经封了的矿区有隐患,自然是进不得,而若是想加大产量,除了加快开采的进度之外,就只有另一个选择。

辟出新的矿道。

三号矿区的那条废弃矿道,便是那个时候辟出来的。

“当年的情况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我之前去过三号矿区的废弃矿道,那条开采路线选择得并不是很合理。”

魏平解释道:“东离山的五处矿区,据说是早年间一位修为高深的仙君研究出的划分,近百年间矿场都依循着他的方法,虽然时有产量不济之时,但也从未中断过。”

“只是不曾想,当初镇上竟会为了一时的利益而选择违背原则。”

“按规矩来说,废弃矿道的那条路线,原本应该是禁止开采的地方。”

矿山开采本就极其危险,毕竟是在山体中开掘,稍有不慎就会遇上坍塌,一旦发生,死伤必然惨重。因此,矿道开采的位置,是断然不能随意选择的。

但问题就出在...当初那条矿道中的灵脉很充足。

灵矿石挖得多,商人也赚得多,而为了鼓舞石工继续奋力开采,商人出手也尤为阔绰。

一时间,镇上人的生活竟都改善了不少,对此时的争议也逐渐淡去。

人心这个东西,一旦沾染上了利欲,就会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直至蒙蔽双眼。

“之后呢?”江悬听得入了神,忍不住发问,“那条矿道后来为什么又成了废弃的?是因为出了什么事吗?”

魏平摇了摇头,低低叹了一口气,道:“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我只记得...当初三号矿区好像出了事故,听说那个商人也跑了。”

“所以后来,矿场又回到了我们东石镇的手上。”

说完这些,魏平才终于肯躺下,戚明意见他脸色着实难看,便为他施了针。

沈若见状便起身离开,寻了处附近一处无人的树荫坐下,思索着魏平所言。

若当年的情况如他所说那般,为何废弃矿道深处会藏着一处隐蔽的山洞,又为何有一群人特地砌起石墙,把自己封死在了里面?

神情愈发凝重,耳边忽地有人道:“你觉得他说得是真是假?”

沈若回过神,循声望去,才发现与自己相对的另一边,卫禹彦也同样倚在树下。

“半真半假吧。”沈若答道:“毕竟当年他不过只是个小孩,道听途说,也窥不见事情的真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